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3874  203882  203888  203892  203898  203900  203904  203910  203912  203918  203924  203928  203930  203934  203940  203942  203948  203952  203954  203958  203960  203964  203966  203968  203969  203970  203972  203973  203974  203976  203978  203982  203984  203988  203990  203994  204000  204002  204008  204012  204014  204018  204024  204030  204032  204038  204042  204044  204050  204054  204060  204068  447348 

1.现有下列生物材料:①苹果 ②黄豆种子 ③梨 ④花生种子 ⑤蛋清 ⑥马铃薯块茎。

最适于用来鉴定还原糖的有

A.①③⑥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三)步骤:

(1)将大豆种子各30粒,用清水浸泡后,种入盛有沙土的A、B两个花盆中,并分别放置在只有红光或只有绿光的条件下培养,在每天定时浇适量的水。(2分)

(2)数天后,统计并记录A、B盆中的大豆幼苗的叶片是绿色的植株数量。

    结论:

(1)A、B盆中的大豆幼苗的叶片全部是绿色的;说明红、绿色光对植物叶绿素形成的影响是相同的,都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

(2)只有A盆中的大豆幼苗的叶片是绿色的;说明红光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而绿光不能。

(3)只有B盆中的大豆幼苗的叶片是绿色的;说明绿光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而红光不能。(其他正确结果预测及结论,可酌情给分)

35.(7分)(1)赤霉素  (2)洗去残留的药液,有利于染色  染色体

 (3)细胞分裂  细胞生长  1-2天内增长度较慢,3-6天内内增长度较快 2-3

36.Ⅲ (1)选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同的老鼠若干,随机均分甲乙丙丁四组,分别饲养。 

(2)四组鼠每天饲喂等量普通饲料,甲乙丙三组分别添加苏丹红Ⅳ号溶液A,溶液B,溶液C。(2分)(去掉)

(3)在适宜相同条件下饲养2年。

Ⅳ (1)如四组大鼠肝癌发生率相同,(或都不发生肝癌)说明苏丹红Ⅳ号不会诱发大鼠肝癌。

(2)如肝癌发生率为丙 >乙 >甲 >丁,说明苏丹红Ⅳ号会诱发大鼠肝癌,剂量越大癌变率越大。

(3)如甲乙丙大鼠肝癌发生率相近,都高于丁,说明苏丹红Ⅳ号会诱发大鼠肝癌,但跟剂量大小无关。

37.(1)环境资源和空间有限  (2分)

(2)该实验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   需要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改为:重复实验)

(3)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稀释菌液

时间
次数
1
2
3
4
5
6
7
1
 
 
 
 
 
 
 
2
 
 
 
 
 
 
 
3
 
 
 
 
 
 
 
平均
 
 
 
 
 
 
 

 (4)

(5)探究酵母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废物、pH、溶氧等)的变化关系

38.(8分)

(1)C  

(2)因为只有蛋白质分子中含有S,而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3)先用含有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这种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4)能决定生物的性状(或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使前后代保持续性(或自我复制)

39、(1)含有活的宿主细胞的培养基   病毒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中繁殖

(2)DNA与二苯胺水浴煮沸呈蓝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3)设法将DNA、蛋白质等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40.(12分)

(1)狗尾草 

(2)生物群落  

(3)4  

(4)②把长势相同的狗尾草幼苗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株。(2分)

③A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B组用培养过大麦的完全培养液培养,两组培养液等量,实验容器、空气、光照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注意等量、培养条件适宜且相同)(2分)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A、B两组狗尾草的生长情况。(2分)

B组狗尾草幼苗比A组狗尾草幼苗长势差(或B组狗尾草生长状况不良)

试题详情

(二)红、绿色光对植物叶绿素形成的影响是相同的(或不同的)

试题详情

(一)红、绿色光对植物叶绿素形成的影响是否相同

试题详情

31.(1)细胞壁  叶绿体  线粒体  核糖体  内质网

  (2)②④  ⑤  ①   ③⑥

32.(8分)(每空1分)(1)B(2)③  质壁分离  (3)纤维素酶  原生质体  (4)细胞核  线粒体

(5)由核膜包围成的细胞核

33.(11分)(1)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   对照   (2)气泡产生量    木条燃烧的猛烈程度   H202溶液放置时间过长(1分)  肝脏不够新鲜 (1分)    (3)①乙   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1分)超过一定的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减弱 (1分)  ②酶浓度   底物浓度

34.(8分)

试题详情

21-25、ACD ABD BD CD AC  26-30、ACD ABD AD CD ABD

试题详情

1-5、BACBB 6-10、CCBBD 11-15、CADBA 16-20、BCCDA

试题详情

①将大麦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2分)

                                。(2分)

                                。(2分)

如果同学们要得出“大麦的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狗尾草的生长”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生物实验专项强化试题之二

(其他部分实验) 答案

试题详情

(三)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

   材料和用具:红、绿二种光源、盛有沙土的花盆、大豆种子、清水及其他所需条件。

   实验步骤: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7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及所给材料,回答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问题上:

(1)在根尖的培养时,若用的是往年收获的洋葱(处于体眠状态),则可用     ,(激素)溶液打破其休眠状态,促进生根。

(2)在制备临时装片中,用清水漂洗目的是                  ,龙胆紫溶液使       染上深的颜色。

(3)生物班某学习小组为研究洋葱根的生长规律,以求得到“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学习小组同学在幼根上每隔1毫米等距离绘制若干墨汁线,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天测定这部分幼根的总长度及增长的变化。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①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蚕豆幼根生长的原因是     

        的结果。

②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得出:洋葱根的生长规律是            

③你认为选取第   天的根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为最佳。性状(或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使前后代保持续性(或自我复制)

36.(6分)卫生部已发布的《苏丹红危险性报告评估》,提到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但最近还发现含苏丹红Ⅳ号的红心蛋,科研人员以鼠为实验材料,探究苏丹红Ⅳ号是否能诱导鼠肝癌的发生。请完成下列实验:

Ⅰ、实验材料和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苏丹红Ⅳ溶液A、B、C(分别为低、中、高浓度);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Ⅱ、实验目的:探究苏丹红Ⅳ号能否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

Ⅲ、方法步骤。(请简要写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肝癌的发生率。

Ⅳ、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

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2㎜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_,试解释原因       。(换成: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        。)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

(5)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8分)在20世纪以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后来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和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先后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以及1952年赫尔希与蔡斯利用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更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说明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使无毒的R型活细菌转化成了有毒的S型活细菌,你认为该转化因子是(   )

A.荚膜  B.合成荚膜的酶  C.与合成荚膜的酶有关的基因  D.整个S型细菌的DNA

(2)在T2噬菌体实验中,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3)在T2噬菌体实验中,怎样培养含有放射性35S的T2噬菌体?        

(4)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实验,DNA作为遗传物质应该具备

                 的特点。

39. (6分)自从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我国就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禽流感的疫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获得大量禽流感病毒,是用               进行培养,其原因

                          

(2)若未知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类,则利用特定颜色反应鉴定其核衣壳化学组分的原理是:①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

                 

                 

(3)在分析出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后,证明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4)对于禽流感患者,可以采用干扰素治疗,其原因是               

40.(12分)某小组学生观察到某大麦田中长有许多狗尾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蜘蛛和蛇类等动物活动,决定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假如该大麦田的承包者由于某种原因完全终止了对大麦田的各种管理活动,那么一段时间后,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占优势地位的生物将是       

(2)该农田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称为       。请依据调查情况,在方框内表示该农田中可能形成的食物网(2分)。

(3)若某一种食草昆虫的食物中,大麦和狗尾草之比是4∶1,则该昆虫增加1克体重,至少需要消耗大麦       克。

(4)研究中发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大麦和狗尾草,它们都生长良好。如果把二者的种子混匀后播种,则大麦正常生长,而狗尾草生长得明显矮小。有关上述现象的产生,有同学设想是大麦的根部分泌物抑制了狗尾草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探究大麦与狗尾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试题详情

(二)提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