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4200  204208  204214  204218  204224  204226  204230  204236  204238  204244  204250  204254  204256  204260  204266  204268  204274  204278  204280  204284  204286  204290  204292  204294  204295  204296  204298  204299  204300  204302  204304  204308  204310  204314  204316  204320  204326  204328  204334  204338  204340  204344  204350  204356  204358  204364  204368  204370  204376  204380  204386  204394  447348 

19.在马铃薯的贮藏过程中,为了防止其发芽,可施用一定浓度的

A.秋水仙素   B.吲哚乙酸   C.乙烯   D.细胞分裂素

试题详情

18.移栽作物时剪去主根和部分叶片的作用分别是

A.减少养分和减少水分的散失   B.抑制向地性和向光性

C.解除主根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侧根生长素的抑制作用和减少蒸腾作用

D.减少机械刺激作用和减少蒸腾作用

试题详情

17.艾滋病研究者发现,1%-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三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     B.一定含有20种氨基酸

C.高温能够破坏其结构          D.人工合成后可以用于防治艾滋病

试题详情

16.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若发生质壁分离前观察到的细胞如左下图所示,则发生质壁分离时所观察到的细胞是右边 4 幅图中的(  )

试题详情

15.两个遗传性状不同的纯种玉米杂交,得到F1在生产上种植能获得稳定的高产。若种植到F2则出现产量下降,其原因是

 A.F2 生命力下降         B.F2 出现性状分离 

C.F2 高度不孕          D.F2不适应当地环境

试题详情

14.关于人体淋巴T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反应阶段,能释放出淋巴因子,加强各种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B.由淋巴结、脾、扁桃体等淋巴器官产生

C.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T细胞大部分很快死亡,只有一部分受抗原刺激时增生分化成效应T细胞

D.能与靶细胞亲密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将抗原直接消灭

试题详情

13.用燕麦幼苗作实验材料,在黑暗环境中进行以下实验:将被切下来的胚芽鞘顶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A和B,紧贴在胚芽鞘顶端C的切面上。几小时后,将琼脂块取下,分别放在已切去顶芽的胚芽鞘D及胚根E上(已知胚根比胚芽对生长素的浓度更敏感)。实验装置如下图。经几小时后,胚芽鞘D、胚根E的生长方向分别为

A.向左弯曲,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向左弯曲

C.不弯曲,向左弯曲         D.向右弯曲,向右弯曲

试题详情

12.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列有关曲线中,不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因素的变化情况的是

试题详情

11.下列激素组合中,彼此不存在协同作用的是

A.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C.孕激素与雌性激素           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试题详情

10.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中X与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活动只受垂体促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