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马歇尔和沃伦因对引起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的开创性研究成果,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问幽门螺杆菌与蓝藻的共同特点是
A.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不具核膜,但有DNA和蛋白质结合的染色体
C.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区 D.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6.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调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a,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为b,该城市女性患红绿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分别
A.小于a、大于b B.小于a、小于b
C.大于a、大于b D.大于a、小于b
5.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等位基因进入卵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 生了一个患甲遗传病的女儿, 若该夫妇再生一个小孩患病的概率为
A.1/2 B.1/3 C.3/4 D.1/4
3.右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丙分裂产生子细胞后的变化特点,是某些性状表现母系遗传的重要原因
2.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3:1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1:1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1.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
B.除部分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生物细胞中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2.(14分)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探索:
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泡胀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等。
方法步骤: (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苗长到2㎝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直径l㎝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侧面O.5m处用lOO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对地面处开直径l㎝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0.5m处用lOO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现象:两昼夜后,如图所示。甲直立生长;
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 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 。
(2)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 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 。
(3)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 ▲ 。
(4) 继续探究: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内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
甲 ▲ ,乙 ▲ ,
31.(6分)下图表示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⑦在反射弧中表示的结构是 ▲ 。
(2)寒冷的冬季,垂体受到来自下丘脑分泌的 ▲ 刺激,合成并分泌某种激素,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素,从而加速新陈代谢,使机体抵御寒冷。
(3)能协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激素是 ▲ 。
(4)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主要特征是 ▲ 。
(5)生命活动的调节的枢纽是 ▲ 。
30.(9分)下列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
(1)图1中a-c表示染色体的是 ▲ ,图2中表示二倍体体细胞分裂时期的是 ▲ 。
(2)图1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 ▲ ,图2中丙所示的细胞有 ▲ 个染色体组。
(3)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成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 ▲ ;由Ⅱ变成Ⅲ相当于图2中 ▲ → ▲ 过程。
(4)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 ▲ ,与图1中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