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9. (8分)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乙中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__________________,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__________________。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____。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28. (8分)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体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商的装置如下图。
关闭活塞,在25℃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x和y(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请回答:
(1)装置1的小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
(2)x代表 值,y代表 值。
(3)若测得x=200(mm),y=3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 。
(4)若要测定已长出一片真叶幼苗的RQ值,则应将该装置放于 条件下进行,为什么? 。
(5)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_______。设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8分)右图是一个细胞的亚微结构图,请仔细观察后再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_____细胞的模式图。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
(2)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____。
(3)与核糖体形成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____。
(4)将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的场所是[ ]____。
(5)细胞内蛋白质等物质的运输通道是[ ]____。
(6)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和[ ]____。
26. (9分)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象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有___个氨基和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个氨基酸失去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该化合物叫_____肽。
(3)该化合物有___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4)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则上述化合物的分子量是_____。
25.下图中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DD的生物体的概率为1/4
B.乙图中黑方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丙图表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 D.丁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24.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可引起单基因遗传病,也可引起多基因遗传病
B.21三体综合症患者大多数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1条
C.近几十年来,人类遗传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D.环境污染能使遗传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的发病率增高
23.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
C淀粉酶活性在60℃比40℃高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22.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D.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1.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B.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C.B是人的遗传物质
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20.在一个种群中发现两种突变性状,其中一种性状无论繁殖几代都不变,而另一突变性状繁殖到第三代又有37.5%的性状回复到原有性状,以上突变分别属于
A.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 B.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C.人工诱变和染色体变异 D.都是显性突变或者都是隐性突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