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4573  204581  204587  204591  204597  204599  204603  204609  204611  204617  204623  204627  204629  204633  204639  204641  204647  204651  204653  204657  204659  204663  204665  204667  204668  204669  204671  204672  204673  204675  204677  204681  204683  204687  204689  204693  204699  204701  204707  204711  204713  204717  204723  204729  204731  204737  204741  204743  204749  204753  204759  204767  447348 

1.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有三种氨基酸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 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试题详情

35.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13种地雀,它们的大小

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地和食性也不相同,其种间杂交一般是不育的。根据研究,它们

是由一种祖先地雀进化来的。

(1)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去,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      ,阻止了种群间的        ,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        

这便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地雀。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据研究是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存在着       ,这是生物进化的       。由于不同岛屿上的食物种类和栖息条件不同,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成活,有的个体得不到食物而死亡,此过程被达尔文称为        。它是通过            

来实现的。由于环境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这说明         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证明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试题详情

34.正常玉米、蚕豆、水稻植株均为二倍体,它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依次为20、12、24。这三种植物常作为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材料,请回答有关问题。

   (1)培育多倍体植株要用到秋水仙素,为观察秋水仙素的作用,最好采用上述三种材料中的    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              

   (2)用纯种有色饱满子粒的玉米与纯种无色皱缩子粒的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请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方案,验证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

   (3)将表现型为高秆抗病(DdRr)水稻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表现型水稻植株,所得后代的表现型有4种。比值为高秆抗病:高秆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感病=3:1:3:1。由此可推测,母本水稻的基因型为    ,请在右图中标出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

   (4)正常玉米种子缺乏糯性,能否将水稻的糯性以杂交育种方式移植到玉米中。有人做了以下实验:选取健壮开花的玉米,只授以糯性水稻的花粉,结果没有获取正常的玉米子粒,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试题详情

33.现有3管果蝇,每管中均有红眼和白眼(相关基因为B、b),且雌雄各一半。管内雌雄果蝇交配后的子代情况如下:A管:雌雄果蝇均为红眼,B管: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C管:雌雄果蝇均为一半红眼,一半白眼。

⑴请你根据上述结果判断: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3个试管中的亲代白眼果蝇的性别依次是            ,C管中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⑵摩尔根等人用纯种灰身残翅果蝇与纯种黑身长翅果蝇交配,所获子代(F1 )全部为灰身长翅,由此可推出,果蝇的       为显性性状。

⑶你如何验证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遗传行为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试题详情

32.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即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

产氰糖苷酶        氰酸酶

前体物          含氰糖苷          氰

基因D         基因H

基因D、H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d、h无此功能。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将F2各表现型的叶片的提取液作实验,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果记录于下表:

叶片
表现型
提取液
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
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
叶片Ⅰ
产氰
含氰
产氰
产氰
叶片Ⅱ
不产氰
不含氰
不产氰
产氰
叶片Ⅲ
不产氰
不含氰
产氰
不产氰
叶片Ⅳ
不产氰
不含氰
不产氰
不产氰

据表回答问题:

(1)氰在牧草叶肉细胞的   中,由生化途径可以看出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                      

(2)两个不产氰品种的基因型是   ;在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     

(3)叶片Ⅱ叶肉细胞中缺乏     酶,叶片Ⅲ可能的基因型是         

(4)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叶片Ⅳ的提取液产氰?说明理由。

                                        

试题详情

31.对水稻中的一个矮杆粳稻和一个高秆糯稻品种分别做以下检查:各取其花粉样品,滴一滴碘液,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矮秆粳稻的花粉全部被染成蓝黑色,高秆糯稻的花粉全部被染色成红褐色。以这两个品种的水稻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①F1全部是粳稻②F1种下去全部长成高秆。③F1抽穗开花,取其花粉样品,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约1/2花粉被染成蓝黑色,1/2被染成红褐色。④F2中,约3/4为粳稻,1/4为糯稻。⑤F2种下去,不管粳稻还是糯稻,长成的植株的都约有3/4高秆,1/4矮杆。⑥检查部分F2矮杆植株的花粉,发现有些花粉被染成红褐色。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

(1)上述杂交实验中,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茎高矮由A-a控制,粳稻、糯稻由B-b控制)

(2)解释F1中花粉被碘液染色后两种颜色比呈1:1的原因          

(3)F2中矮杆且花粉全部被染成红褐色的植株基因型为      ,在F2中所占比例为        

试题详情

30.下表是某种群基因库中等位基因B、b从1900年至1970年间的变化数据。仅从该表中数据还不能说明  (   )

年  份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B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b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A.1900年具有显性状个体数量远远大于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数量

 B.1930年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与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接近

 C.环境选择使显性纯种逐步减少   

D.隐性纯种能适应这一时期中的环境变化

试题详情

29.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①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  ②能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试题详情

28.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②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27.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