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5. 下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时期和F时期
B.L时期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
C.D时期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
D.在F时期细胞核中发生了DNA的复制、DNA的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14.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直接相关
B.红细胞的形成与某种表达有关而与细胞分化无关
C.胡萝卜的细胞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不具全能性
D.癌细胞的产生与细胞的畸形分化无直接关系
13.下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A.①与③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B.①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
C.②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
D.④过程的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
10.将某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在含低浓度的NaHCO3的培养液中,并用石蜡油覆盖液面。先照光一段时间,然后在相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时间测定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测定时间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是
11下列关于细胞基因复制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种密码子可以编码多种氨基酸
B .基因的内含子能翻译成多肽
C .编码区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
D .DNA分子经过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C+T)/(A+G)=1
12 下列对各曲线所表示的生物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B.乙图可表示呼吸作用中氧气与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C.丙图可表示呼吸作用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关系
D.丁图可表示细胞中氧气浓度与ATP生成量的关系
9.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 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F”可能是
A. 胸腺嘧啶 B. 腺嘌呤 C. 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 胞嘧啶
8.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 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 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 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负责运输到相应部位
6.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
①杂交育种 ②基因工程 ③诱变育种 ④克隆技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 下列情况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猫叫综合症
B.人的第21号染争体多一条引起的先天智力障碍(21三体综合征)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D.采用花粉(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
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2.科学家研究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 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 b 时,透成曲线 I和 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 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 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3 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
C.分裂间期有RNA合成 D、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
4 下列有关禽流感病毒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②利用高温和酸、碱等常规方法可杀灭禽流感病毒 ③禽流感病毒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④禽流感病毒的主要结构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衣壳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水绵、蓝藻、黑藻全部
A.是真核生物 B.含有叶绿体 C.是自养生物 D.能有丝分裂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