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4716  204724  204730  204734  204740  204742  204746  204752  204754  204760  204766  204770  204772  204776  204782  204784  204790  204794  204796  204800  204802  204806  204808  204810  204811  204812  204814  204815  204816  204818  204820  204824  204826  204830  204832  204836  204842  204844  204850  204854  204856  204860  204866  204872  204874  204880  204884  204886  204892  204896  204902  204910  447348 

4.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右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试题详情

3.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普通叶白色种子纯种和枫形叶黑色种子纯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普通叶黑色种子, F1自交得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B.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l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

D.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与枫形叶白色种子个体杂交将会得到两种比例相同的个体

试题详情

2.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下降

B.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最初电子供体

C.丙酮酸彻底分解成CO2的过程必须有水的参与

D.植物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吸水方式不会发生改变

试题详情

1.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

B.酶浓度恒定,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反比

试题详情

15、(1) 加入纤维素酶等溶解  试管1中不变蓝,试管2中变蓝  平行重复原则  (2)①分别用同一支移液管取等量的A溶液放入标号为3、4的两支试管中  ②用另一支移液管先后取等量的清水及酶系稀释液放入标号为3、4的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ATP、NADPH后放置在含有高浓度CO2的环境中   ③一段时间后,用吸管吸取碘液,向标号为3、4的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两滴并观察现象  结果:试管3中不变蓝,试管4中变蓝

试题详情

15、科学家们发现C4植物合成淀粉的部位是维管束鞘细胞,叶肉细胞中不能合成淀粉的原因是缺少暗反应所必需的酶系。根据下图所示的不完整实验图解分析并回答问题。

(1) ①处理的方法是      ;分别用吸管

吸取A、B中等量且少量的溶液加入标号为1、2的两

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入一滴碘液,两支试管中的现象

    ;不能在A、B中直接加入碘液,且

每次取少量B溶液进行实验的做法遵循了实验设计原

则中的     

(2)为证明上述科学家的结论:叶肉细胞中因缺

(3)少酶系而不能合成淀粉,请根据材料设计实验:

A液、B液、酶系稀释液、ATP、NADPH、CO2、清水、

碘液一瓶、试管两支、吸管一支、移液管两支(1 mL)。

                             ;   ②                

                   ;

结果:                 

试题详情

14.⑴ 有成形的细胞核(或有核膜、核仁)

     酶

⑵ C6H12O6 → 2C2H50H(酒精) + 2C02 + 能量

   ⑶ 呼吸作用脱下的氢还原了处于氧化状态的亚甲基蓝

   ⑷ 对蔗糖的利用速率不变,对葡萄糖的利用先快后慢

   ⑸ 防止微生物污染培养液,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⑹ 乳糖

试题详情

14、呼吸作用的本质是对底物的脱氢氧化过程。亚甲基蓝是一种人造氢受体,氧化态时呈蓝色,还原态时呈无色。比色计可测定光源透过溶液后的蓝光强弱变化,从而确定溶液蓝色的深浅。为研究不同呼吸底物对酵母菌呼吸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试管内加入lOmL酵母菌悬浮液、O.5%的适量葡萄糖液和lmL 0.1%亚甲基蓝溶液,封口后置于30℃水浴中维持20min,这段时间内,每隔2min用比色计测量一次蓝光透过试管的百分率(开始时蓝光透过率为100%)。

②分别用等量的0.5%蔗糖溶液和O.5%的乳糖溶液代替葡萄糖,重复上述实验。

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⑴ 酵母菌细胞区别于乳酸菌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是________。

⑵ 写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

⑶ 在上述实验中,亚甲基蓝失去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

⑷ 酵母菌对蔗糖和葡萄糖利用情况有何区别?

⑸ 为什么要按无菌操作的要求完成实验?

⑹ 实验表明,实验室培养酵母菌不能用哪一种糖?

试题详情

13、(1)保障氧气供给。(2)过敏,增加。(3)本能,阳光(日照长短)。

(4)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理论基础:细胞的全能性;

单倍体育种优点:有效缩短育种年限、后代都是纯合子。

(5)  步骤:①用剪刀去掉纯种矮茎豌豆花中的雄蕊;

      ②用毛笔蘸取高茎豌豆花中的花粉,并涂到纯种矮茎豌豆花中雌蕊的柱头上;

结果:将此矮茎豌豆植株上所结种子种下,所得植株全部为高茎。

试题详情

13、根据所做实验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果做研究性课题《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进行花粉培养时,一定要将花粉洒落在溶液的液面上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少数学生在做上述试验时,发生鼻炎或哮喘等症状,这种现象叫_________。这是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造成局部组织液___________(增多或减少)。

(3)蜜蜂采集花粉酿蜜,这种行为叫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只能在秋末冬初开花,这主要是受非生物因素中的_________影响。

(4)育种工作者将离体花药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赤人工诱导获得正常植株。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设计了下列试验,试图说明“豌豆植株的高茎性状对矮茎性状呈显性”(假定已知茎的高度遗传受细胞核中基因控制)。

Ⅰ.材料和用具: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剪刀、毛笔;

Ⅱ.步骤:①用剪刀去掉纯种高茎豌豆花中的雄蕊。

     ②用毛笔蘸取矮茎豌豆花中的花粉,并涂到纯种高茎豌豆花中雌蕊的柱头上。

Ⅲ.结果:将此高茎豌豆植株上所结种子种下,所得植株全部为高茎。

Ⅳ.结论:豌豆植株的高茎对矮茎呈显性。

专家认为,仅用以上实验步骤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步骤和结果。

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