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在右图所示的过程中,哪一事件在2-11阶段没有发生( )
A.细胞体积减小 B.细胞会逐渐衰老
C.细胞有丝分裂 D.细胞分化
5.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的线粒体中,水的生成不仅仅来自一个反应途径
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产生渴觉,并合成抗利尿激素
C.羊水使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摆脱对外界水的依赖,增强了对陆生环境的适应能力
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4.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的分裂过程的叙述中,哪项与正常情况下的事实不相符( )
A.进行卵裂的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可只有XX(或YY)
B.出现X和Y分离现象,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
C.出现着丝点分裂和同时含XXYY的细胞,发生在卵裂过程中
D.产生染色单体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的过程一定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 )
(1)染色体的复制 (2)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3)着丝点分裂 (4)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 (5)形成四分体 (6)同源染色体联会 (7)姐妹染色单体变成姐妹染色体
A、(1)(6)(5)(4)(2) B、(1)(2)(4)(5)(7)
C、(1)(6)(5)(4)(2)(3)(7) D、(2)(3)(4)(5)
2.下列实例中能体现植物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是( )
A.胚芽鞘的向光性 B.茎的负向重力性 C.无籽番茄的培育 D. 顶端优势
1.分析多肽E和多肽F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元素或基团 |
C |
H |
0 |
N |
氨基 |
羧基 |
多肽E |
201 |
348 |
62 |
53 |
3 |
2 |
多肽F |
182 |
294 |
55 |
54 |
6 |
l |
形成两种多肽的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多肽E |
199 |
340 |
58 |
5l |
多肽F |
181 |
281 |
53 |
49 |
5.(7分)将2株大小一样,发育相同的健壮薄荷苗A、B,分别在加土的雨水和雨水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A、B两株植物在长势和重量上的差别很大,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植株 |
培养液 |
植株的重量(g) |
重量增加量(g) |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A |
加土雨水 |
92 |
378 |
268 |
B |
雨水 |
91 |
1455 |
54 |
(1)植株重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植株进行_______作用,合成了有机物;其原料除了水,还需要吸收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植株A、B吸收的水分除了一小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外,大部分通过________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因此,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
(3)植株A与B的差别说明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吸收水分外,还需要从培养液中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________.陆地栽培植物,在土壤淹水时,根部细胞会进行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__等物质,造成对根细胞的伤害.
4. (8分)为了调查太湖某一水层是否有自养生物存在,及其产氧量能否维持本层水体生物呼吸耗氧所需,可用黑白瓶法测定该水层生物昼夜平均代谢率来判定。白瓶为透明玻璃瓶,其水体溶解O2的昼夜变化值为水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与呼吸消耗的O2的差值(以WDO表示);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瓶中水体溶解O2的昼夜变化值为水中生物呼吸消耗的O2(以BDO表示)。请完成下列实验。
(1)实验步骤:
①用采水器取该层水样,分别注满500ml黑、白瓶并密封,剩余水样用于测 ;
②将黑、白瓶 ;
③ 。
(2)设计记录所测数据的表格。
(3)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3. 在“学农”活动中,生物小组同学了解到一种有毒植物“博落迥”,农民常用其茎叶的浸出液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杀菌,防治秧苗病害,但是使用中常出现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同学们经调查后发现,农民所使用的“博落迥”浸出液浓度约为每100ml水中含有3-7g“博落迥”茎叶干重。他们推测,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可能与使用的浸出液浓度有关。 课题名称:不同浓度“博落迥”浸出液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晒干的“博落迥”茎叶、饱满无菌已经水浸泡一天的水稻种子500粒、培养皿数套、大小烧杯数只、量筒、台秤、漏斗、纱布、吸管、吸水纸等。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结果与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 (6分)用化学方法使一种六肽分子降解,其产物中测出三种三肽: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纈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氨基酸的密码子为:a、精氨酸:CGU、CGC、CGA、CGG、AGA、AGG b、纈氨酸:GUU、GUC、GUA、GUG c、甘氨酸:GGU、GGC、GGA、GGG d、组氨酸:CAU、CAC e、色氨酸:UGG f:甲硫氨酸:AUG)
(1)这种六肽的氨基酸顺序为 ;(填氨基酸的字母代号如abcdefg)编码这个六肽的RNA最多含 种核苷酸。
(2)对某一蛋白质的分析表明,在编码甘氨酸的位点上发生的三次突变都是由一个碱基替换引起的。突变的起源如下:
甘氨酸
纈氨酸 甲硫氨酸
精氨酸
则甘氨酸的密码子最可能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