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5036  205044  205050  205054  205060  205062  205066  205072  205074  205080  205086  205090  205092  205096  205102  205104  205110  205114  205116  205120  205122  205126  205128  205130  205131  205132  205134  205135  205136  205138  205140  205144  205146  205150  205152  205156  205162  205164  205170  205174  205176  205180  205186  205192  205194  205200  205204  205206  205212  205216  205222  205230  447348 

17.华南虎和东北虎属于两个亚种,这两个亚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A.生殖隔离的结果          B.地理隔离的结果  

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结果     D.突变的结果

试题详情

16.一般地说,干旱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干旱地区种植;潮湿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潮湿地区种植。在这些育种过程中干旱和潮湿条件所起的作用是

A.诱发基因突变   B.引起染色体变异   C.选择基因型   D.导致基因重组

试题详情

15.下列有关DNA粗提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NaCl溶液的浓度越大,DNA的溶解度越大

B.DNA不溶于酒精溶液,而细胞质的某些物质可以溶于酒精溶液

C.在鸡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可使其破裂,放出DNA

D.在破裂的鸡血细胞溶液中,加入2mol/L的NaCl溶液,可使DNA大量析出

试题详情

14.肺炎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试题详情

13.原本无色的物质在酶Ⅰ、酶Ⅱ和酶Ⅲ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黑色素,即

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

已知编码酶Ⅰ、酶Ⅱ和酶Ⅲ的基因分别为A、B、C,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1/64   B.3/64   C.27/64    D.9/64

试题详情

12.下图所示某种植物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该植物的基因型可能是

A.ABCd

B.Aaa

C.AaBbCcDd

D.BBbbDDDd

试题详情

11.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Bb的猫分别为黄、黑和虎斑色。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3只虎斑色小猫和1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

A.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    B.全为雄猫或三雄一雌 

C.全为雄猫或全为雌猫    D.雌雄各半

试题详情

10.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B

试题详情

9.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的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复制1次,着丝点分裂1次    B.染色体核DNA均等分配

C.细胞质和核物质均等分配        D.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数目加倍

试题详情

8.若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内有24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的来源是

A.全部来自父方     B.全部来自母方

C.父母双方各占一半   D.来自父母双方的数目是随机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