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1. (12分)科学家们发现C4植物合成淀粉的部位是维管束鞘细胞,叶肉细胞中不能合成淀粉的原因是缺少暗反应所需要的三羧酸酶系。根据下面C4植物不完整的实验图解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处理的方法是 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溶解(酶解法) (1分)。取A溶液2mL注人试管1,取B溶液2mL注人试管2,然后向两试管各滴加1~2滴碘液,1、2两试管中的现象依次分别是 不变蓝、变蓝 。(1分)
(2)为证明C4植物叶肉细胞中因缺少暗反应所需的三羧酸酶系而不能合成淀粉,请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和试剂设计实验,并回答问题。
试剂:A液、B液、三羧酸酶系稀释液、清水、碘液、试管、吸管、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① 取三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向甲、乙两试管中加入2mL上述实验获得的A液,向丙试管中加入2mL上述实验获得的B液 。(2分)
② 向甲、丙两试管中加入1mL清水,向乙试管加入1mL三羧酸酶系稀释液 。(2分)
③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人等量的ATP,NADPH后通人适宜浓度的CO2且在25℃水浴中保温。
④ 一段时间后,取出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观察现象 。(2分)
实验结果: 试管甲不变蓝,试管乙、丙变蓝 。(2分)
实验结论: 植物叶肉细胞中不能合成淀粉的原因是缺少暗反应所需的三羧酸酶系 。(2分)
[解析](2)因步骤③给出“三支试管”的已知条件,故实验装置应分为三组。在实验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并对实验装置进行编号。该实脸为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是确定的,根据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推知实验结果。验证性实验的结论往往就是实验目的所包含的内容。
30. (9分)某同学用按下表配制的无土栽培溶液来培养植物,以研究植物对矿质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利用等情况。
将上述配制好的无机盐装人五个广口瓶中,实验装置设置如表二(25℃为适宜生长条件)所示。取生长状况相同、数量相等的幼苗置于上述五个广口瓶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B瓶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发现减少较多的矿质元素有 N、P、S、K、Ca、Mg 。其中培养液中剩余的Ca2+明显多于NO-3,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根细胞膜上运载NO-3的载体多于运载Ca2+的载体;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2)开始时B、C瓶中植物生长状况都很好,过一段时间后,C瓶中植物出现萎蔫现象,原因是 蒸腾作用过强,失水过多导致培养液浓度升高,植物萎蔫 。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 添加适量的蒸馏水或更换培养液 。
(3)后来D瓶植物既出现了缺素症状,又出现了萎蔫现象,请解释其原因 呼吸作用强度太弱,导致吸收矿质元素少,而出现缺素症状;根系吸收离子少导致根细胞液的浓度下降,吸水能力下降,出现萎蔫 。(2分)
(4)通过对比B、C、D瓶中植物生长状况可知,植物吸收水分与吸收矿质元素是 相对独立 的过程。
(5)该同学又设置了两个和B瓶相同的装置F、G瓶,将F瓶放在25℃的暗室中,将G瓶中的Mg2+除去,其他条件与B瓶相同。一段时间后,幼苗都有变黄的症状,经测定叶片叶绿素的含量明显少于B瓶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据此你认为合成叶绿素的必需条件有 Mg2+、适宜的光照等 。
(6)某同学为探索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无机盐的特点和关系,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种养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00%)中相应养分百分含量比较,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水稻吸收水、镁离子、硅离子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的特点是:硅>水>镁 ②番茄吸收水、镁离子、硅离子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的特点是:硅>水>镁 ③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植物自身的遗传性有关 ④植物吸收矿质离子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与吸收水分毫无关系 ⑤水稻和番茄从培养液中吸收Mg和Si需要叶绿体直接供能
A. ②④⑤ B. ①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9.(9分)如图是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代谢图解,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联系三大有机物代谢过程的主要枢纽物质是 丙酮酸 。完成这些代谢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细胞 。
(2)⑦过程主要发生在人体的 肝脏 器官。对这一过程有促进作用的激素有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答两种)。
(3)若图中的氨基酸是赖氨酸,则其来源不可能是 ⑨ (填序号)。
(4)当人体内乳酸积累过多时,血浆中的 NaHC03 物质(填Na2C03或NaHC03)可与此反应,以维持pH的稳态。
(5)如果肝脏功能不好,或者机体合成 脂蛋白(或脂蛋白和磷脂) 受阻,人体可能患脂肪肝。
(6)早晨空腹喝牛奶后,最可能发生的过程有 ⑩ 、 ② 。
[解析](3)赖氨酸属于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不能经转氨基作用⑨形成。
28. (14分)将10g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分离开来,在离体条件下分别研究光合作用中CO2吸收量(A图)和呼吸作用中CO2的释放量(B图)。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如图(一)所示,细胞呼吸如图(二)所示,据图回答:
(1)光照强度为8klx(千勒克斯),温度为15℃的条件下,离体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强度是 4
μg/h/10g,在30℃条件下的叶肉细胞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此时的光照强度应为 1500lx(或1.5klx) 。
(2)假定离体叶绿体和线粒体生理活性没有改变。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8klx下照光10h后,再移到温度为30℃的暗处,此10g叶肉细胞24h能积累葡萄糖 30 μg。(2分)若其他条件相同,黑暗条件下的温度为15℃,则能积累的葡萄糖是 37.2 μg。比较上述计算结果,说明 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情况下,有利于植物体有机物的积累 。
(3)影响图(一)中a曲线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温度 ;如果P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则氧气浓度应大于 15 %。
(4)若此植物为阴生植物,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为生长状况相同的阳生植物,则图(一)a曲线的L点向 右上 方向移动。
(5)图(二)中细胞呼吸的有关曲线需在什么条件下测得? 无光(或黑暗) 。
(6)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Q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有氧呼吸 。
(7)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大约为0.4,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大约为0.1。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9 倍,转移到ATP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0.47 倍。(2分)(假设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释放的能量值及分配情况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相同。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解析](7)无氧呼吸转移到ATP中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数是:[(0.3/2)×61.08]÷[(0.1/6)×1161]=0.47。
27. (9分)下图表示一个高等植物细胞内的几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场所Ⅱ是 细胞质基质 。场所Ⅲ中的C进人相邻的场所Ⅰ,至少需穿过 4 层生物膜。
(2)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B示踪,则B最先出现在[ E ] 水 中。
(3)场所Ⅰ、Ⅱ、Ⅲ都有不同的酶催化其化学反应,在小鼠细胞内不具有的酶是 酶1和酶4 。
(4)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于场所Ⅲ内,其遗传方式是 细胞质遗传 。
(5)写出由 NADP+形成NADPH的反应式 NADP++H++2eNADPH 。
(6)某同学为研究某些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设计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一)和(二),测定的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如图(三)所示(实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的强度变化,虚线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变化)由漏斗向种子瓶内加人一定量的水(对应图(三)中a点)后,有关曲线发生了变化。据图回答:
①曲线ab上升的原因是 种子吸水萌发,呼吸作用加强 ;曲线cd上升的原因是 装置(一)中种子萌发产生的CO2进入装置(二),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
②曲线在d点后趋于平缓说明 当二氧化破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而增强 。
[解析](1)由图示中物质变化可知,图中A代表H2O,B是O2,C是CO2,D是丙酮酸, E是H2O,F是C2H5OH,在酶4催化下将丙酮酸形成C2H5OH和CO2并释放能量的场所是Ⅱ。该生理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2)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O2,O2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全部形成H2O。所以放射性首先出现在[E]中。
26. (7分)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在体外的最适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试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对于A、B、C三点而言,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受到酶浓度限制的是B和C点。
(2)如果在A点时将温度提高3℃,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在原图上画出变化后的曲线,并说明原因。(3分)
因为图中原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催化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反应速率会变慢(2分)。曲线见右图(1分)
(3)如果在B点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人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在原图上画出变化后的曲线,并说明原因。(3分)
因为B点时的反应物浓度足够大,酶的浓度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这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2分)。曲线见右图(1分)
[解析]注意关键词“最适条件下”。(1)曲线在上升阶段,限制因素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
子(反应物浓度);当曲线不再上升时(BC段),限制因素为酶的浓度。
25.右图表示人体蛋白质代谢的部分途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 a、b、e在细胞内不能逆向发生
B. b、c、d只能在细胞内发生
C. f、g一定发生在B淋巴细胞内
D. a、e、g都能在细胞外发生
[解析]在细胞中,可分别通过合成、氨基转换、氨基转换逆向发生a,b,e过程,A错误;b、c过程可发生在所有组织细胞内,d过程发生在肝脏中,B正确。f过程发生在效应B细胞内,g过程发生在体液中,C错误;e过程氨基酸转化为糖类只能在细胞中进行,D错误。
第Ⅰ卷答题卡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24.某植株成熟叶正常,部分幼叶出现病态,用Ca(NO3)2根部施肥后幼叶恢复正常。下面是施肥后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Ca2+,NO-3和H2O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C)
[解析]据题意,可以确定该植株缺乏Ca2+,当施用Ca(NO3)2后,植株会迅速大量吸收Ca2+而对NO-3的吸收量变化不大,由于施肥初期土壤溶液的浓度会略有增加,植物根对水分的吸收会有所减弱,随着土壤溶液的浓度因矿质元素被吸收而下降后,水分吸收增加。
23. 图示为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氧分压为15时,曲线A→B段将延伸为M2
B. 氧分压为0和10时,根细胞呼吸作用所需的酶有所不同
C. 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D. 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K+的吸收,曲线将延伸为M1
[解析]中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的浓度,但是B点以后,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不再增加,此时限制因素是载体的数量。
22.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光照,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A. BC二段较AB段曲线上升缓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B. CO2浓度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之前开始的
C. 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对CO2吸收减少
D. H点玻璃罩内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解析]玻璃罩内的CO2浓度变化与植物进行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强度有关。BC段和AB段只进行细胞呼吸,CO2浓度增加,从D点开始CO2浓度下降,是由于此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多于细胞呼吸释放的CO2,进行光合作用的开始点应在D点之前。FG段表示中午由于温度过高使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吸收CO2量下降。H点时CO2浓度最低,表示积累的CO2最少,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并不是光合作用最强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