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科学家能通过细胞工程用不纯的抗原在小鼠体内生产纯一的单克隆抗体,因为C
A.小鼠血液中只有一种B淋巴细胞 B.细胞融合后只产生一种杂交瘤细胞
C.可以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小鼠腹腔内只有一种骨髓瘤细胞
3.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癌变后的特征是C
A.再分化形成成纤维细胞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
C.形态球形化而不再贴壁生长 D.增殖过程不受环境影响
2.人体内某一正常细胞正在进行正常分裂,内有44个常染色体与两个X染色体,此细胞可能是D
①初级精母细胞;②次级精母细胞;③初级卵母细胞;④有丝分裂间期细胞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B
A.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长 B.高尔基体活动增强
C.记忆B细胞迅速分化 D.最终被效应T细胞清除
(三)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等位基因。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一)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设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为B、
b。请分析回答:
表现型 |
红眼长翅 |
红眼残翅 |
白眼长翅 |
白眼残翅 |
雌蝇 |
3 |
1 |
0 |
0 |
雄蝇 |
3 |
1 |
3 |
1 |
① 亲本的基因型是 。
② 雌性亲本产生的正常卵细胞中,与A基因组合的基因应为 。
③ 让子代中长翅雄蝇与残翅雌蝇杂交,后代中残翅果蝇所占比例为 。
(二)已知果蝇红眼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图Ⅰ至图Ⅲ表示果蝇的减数分裂。
①图Ⅱ细胞叫___________,图Ⅲ细胞叫___________。
②若图示果蝇与白眼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红眼,请在图A中标出眼色基因。
③如果图示果蝇为红眼,图Ⅲ中a与一只红眼果蝇的卵细胞融合发育成一只白眼果蝇,该果蝇的性别是_________,请在B图中画出c的染色体组成。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精细胞、神经元、根尖成熟区细胞都没有细胞周期,但其化学成分却都在不断更新
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
C.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
D.能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会阻碍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2.右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
息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都是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的
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D.如果a表示抗原决定簇、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
3.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三种氨基酸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作为生物转基
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A.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C.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4.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比约为1:1
B.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大肠杆菌,可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加倍
C.染色体中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D.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上,所结子粒的胚乳基因型为AaaBBb、 Aaabbb、 aaaBBb、aaabbb
5.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
种昆虫的蜘蛛。下图表示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在Ⅰ时期,若针对昆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B.在Ⅱ时期,昆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C.在Ⅲ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
D.随着昆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会减少到零
第Ⅱ卷
30. (22分)以小球藻为材料做下列两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小球藻在适宜条件下繁殖很快,在相同培养液中,以图甲中的装置(a)和(b)分别培养小球藻,将两个装置都放在阳光下,一定时间后,观察B、C试管中的变化。
①装置(a)的B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的变化 ,其原因是因为A瓶的 ;
②装置(b)的C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的变化是 ,其原因是因为D瓶中 。
(2)实验二:如果用图乙装置即E试管和F试管敞口培养小球藻,E试管用完全营养液,F试管用缺镁的全营养液,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绘制曲线如图丙,据图回答:
①对照E试管生长的小球藻,说明P、Q两处净氧量产生的原因:
P处 ,
Q处 ;
②造成E、F两试管净氧量差异的原因: 。
31. (20分)
(五)结果预测及结论
|
第一种可能结果及结论 |
第二种可能结果及结论 |
第二种可能结果及结论 |
A1 |
|
|
变蓝 |
B1 |
|
|
变蓝 |
A2 |
|
|
呈蓝色(无砖红色) |
B2 |
|
|
呈蓝色(无砖红色) |
结论 |
土壤浸出液将淀粉部分分解 |
土壤浸出液将淀粉全部分解 |
|
[解析]实验假设是对可见现象提出一种推测或解释,也是科学研究方法重要的一环,由问题决定的。所以在做假设时,首先要弄清问题是什么。其次,假设的作出与你的基本预测有很大关系,如果你的基本预测是肯定的,你的假设就是肯定的假设;如果你的基本预测是否定的,你的假设就是否定的。所以该实验假:如果用土壤浸出液(微生物)处理过的淀粉溶液遇斐林试剂变砖红色沉淀,则微生物对淀粉有分解作用。实验原理就是实验的生物学依据。实验设计的最后,往往需要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在结果预测上要全面、准确。 该实验是探究性的,假设是模糊的,那么,结果的预测也是不确定的,只能把各种有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都考虑在内,再由各种现象来推出相应的结论。
作者简介
曾小军、江西省泰和县人,男,1969年生 ,1993年参加工作,本科,中学高级生物教师 现在江西省泰和县第二中学任教高三生物教学,省生物专业委员会会员、县优秀中青年教师,现任生物教研组组长,平时注重教学经验总结,潜心研究,在《中学生物教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学》、《高考金刊》、《考试》、《中学理科月刊》、《中学理科应试 》《高中生之友》等多家杂志以及《中学生学习报》、《生物报》、《考试报》、《数理报》《决战新高考》等多家知名报刊已发表文章304篇。曾参加编审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素质教育读本》.现被聘任《中学生学习报》《高考金刊》特约编辑、新课堂网站方法论坛生物版版主、《高中生之友》师生互动台栏目生物主持人。
邮编:343700 TEL:0796-8828126
E-Mail:zengxj-1969@或Zengxq-1969@126 com
(三)该实验的原理是:
(1)异养微生物对有机物有消化分解作用,如微生物分泌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淀粉遇碘变蓝色;(3)还原性糖遇斐林试剂在热浴中变砖红色沉淀。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