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5360  205368  205374  205378  205384  205386  205390  205396  205398  205404  205410  205414  205416  205420  205426  205428  205434  205438  205440  205444  205446  205450  205452  205454  205455  205456  205458  205459  205460  205462  205464  205468  205470  205474  205476  205480  205486  205488  205494  205498  205500  205504  205510  205516  205518  205524  205528  205530  205536  205540  205546  205554  447348 

35.(7分)我国科学家通过杂交培育了多个高产水稻品种,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稻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水稻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有芒(B)对无芒(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 比为1﹕l,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2分)。

(2)如果决定水稻有芒与无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无芒晚熟与有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无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无芒晚熟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 无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

F2(或子二) 代。

(3)假使在水稻群体中,有两对基因Yy和Rr决定水稻的高度,效应是累加的。纯合体YYRR约50厘米高,而yyrr约30cm高。这样的两株水稻杂交,F1植株高度约是 40 cm;F1植株自交,F2中高度是40cm的植株的基因型是  YYrr、YyRr、yyRR(2分);F2中这些40cm高的植株所占比例是3/8 

试题详情

34.(6分)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 1 . 2 米左右。下图是该家族遗传系谱。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__隐_性基因,最可能位于_ X _染色体上。该基因可能是来自_ I1个体的基因突变。

(2)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_1/4__;若IV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男孩,这个男孩成年时身材矮小的概率为__1/8 _。

( 3 )该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只有___(显性)纯合子__不传递身材矮小的基因。

试题详情

33.(6分)在许多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未受精的卵细胞质中贮存许多mRNA,科学家为探究mRNA作用的发挥与卵细胞是否受精的关系,用海胆的未受精的卵和受精卵作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放线菌素D是海胆卵RNA合成的抑制剂。在有放线菌素D或没有放线菌素D存在的情况下,海胆受精卵对14C-缬氨酸的掺入率比较实验的结果如图A。

实验二:将未受精的海胆卵和受精的海胆卵分别悬浮在含有14C-亮氨酸的条件下进行培养(0时间表示受精的时刻),定时测定细胞中放射性亮氨酸的掺入累积量,得到的实验结果绘制成的曲线如图B。

请根据以上实验原理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海胆细胞中合成mRNA的场所是细胞核和线粒体,mRNA的主要作用是携带遗传信息,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2)图A中10小时之前两曲线的变化大体相似,说明海胆卵受精后海胆受精卵在发育初期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模板mRNA来自它的卵细胞,而并不依赖新合成的mRNA模板  

受精10小时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区别说明后来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模板为新合成的mRNA 

(3)图B未受精的卵细胞中14C-亮氨酸的掺入累积量变化很小,说明  未受精的卵细胞中大部分的mRNA不能用来翻译蛋白质 

受精的卵细胞中14C-亮氨酸的掺入累积量与未受精的卵细胞的相比较,说明   

受精卵中绝大部分的mRNA从无活性转变成了有活性,蛋白质的合成速率显著提高

试题详情

32.(10分)根据右图所示的动物呼吸作用强度测定装置,完成哺乳动物呼吸作用强度与外界环境温度关系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目的:探究哺乳动物的呼吸强度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关系。

实验原理:   ,

(1)哺乳动物的体温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的恒定,这种体温的相对恒定是通过完善的调节机制,使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来实现的。当处于炎热环境中,皮肤里的)温觉感受器; _接受刺激后,将兴奋传入­­­­下丘脑_ 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使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从而使散热量增加,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2)动物产热的主要生理过程为细胞的有氧呼吸,请写出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反应式;

(3)动物有氧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耗氧量来标定,耗氧量可用动物呼吸作用强度测定装置进行测定并按内筒与外筒高度差计数。

实验材料与用具:动物呼吸作用强度测定装置4套,恒温培养箱4个,大小、生理状态相近的小白鼠4只,计时器,标签纸等。  实验步骤:

(1)将4个恒温培养箱分别调节成10℃,20℃、30℃、40℃,并编号为甲、乙、丙、丁组.

(2)将4只大小、生理状态相近的小白鼠分别装入4套呼吸作用强度测定装置中_。

(3)将4套装有小白鼠的装置分别放入4个不同温度的恒温培养箱中 

(4) 定时观察、记录数据 __。

实验结果;

(设计表格用于结果统计)

实验结论及解释:

 (1)结论:哺乳动物的呼吸强度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解释:哺乳动物体温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散热量少,因而机体产热相应降低

试题详情

31.(9分)东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

   ①请填写表中II和III空白之处的内容。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构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I.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I.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II.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抽象表达(1分)
 
II.Nt=No·λt(其中,Nt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   的数量,t表示天数,入表示倍数,No表示最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
III.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
    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III.跟踪统计东方田鼠的数量,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1分)

   ②表中N1=N0·λ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分)湖洲地的资源充分、空间充足、缺乏天敌(答出两点即可,或答种群增长不受东方田鼠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③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

   N30= N30=3000×(1.0147)30(1分) 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2)对于洞庭湖区的鼠患,有人主张投放高毒性的灭鼠药,在短期内迅速杀死大量东方田鼠。你赞成这一方案吗?请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说出两点理由。

(2)不赞成(1分)。理由(2分):①会同时杀死其他动物(或降低生物多样性);②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引起环境污染;④没有被毒死的东方田鼠由于得到了充裕的生活条件而大量繁殖,有再度大爆发鼠患的可能(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

   (3)退田还湖(或控制水稻和芦苇种植面积)、引入天敌。(2分)

试题详情

30. 回答下列实验问题。(11分)

Ⅰ.在进行《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节的教学时,面对孟德尔的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有一名同学提出如下疑问:F1(Dd)豌豆产生的含D基因的花粉粒和含d基因的花粉粒落到雌蕊柱头上后,两种花粉粒萌发出花粉管的速度是否一定相同?如果不相同,则含D基因和含d基因的雄配子与含D基因和含d基因的雌配子就无法随机结合。因此,该同学认为应该对含显性基因和含隐性基因的花粉粒进行萌发速度的测试,只有当这两种基因型的花粉粒生出花粉管的速度相同时,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才更有说服力。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该同学为核心的兴趣小组以“探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对花粉管萌发的影响”为专题进行了探究活动,假如你是成员之一,请完成探究过程。

材料用具:处于花期的已知基因型分别为DD和Dd的高茎豌豆以及dd的矮茎豌豆、适宜花粉管萌发的培养基、载玻片、毛笔、显微镜等。

(1)若用杂交实验法进行测试,第一步是选用_矮茎豌_为母本,杂合高茎豌豆_为父本进行杂交,第二步是将母本所结种子种植后观察和统计植株的高度。

结果预测及结论:若所得子代高矮矮比例为1︰1,则含D显性基因的花粉和含d隐性基因的花粉萌发速度相同;若二者比例不是1︰1,则两种花粉萌发速度不同(2分)。

(2)若对花粉粒进行培养,可直接观察花粉管的萌发速度,则花粉应取自何种植株?分别取自纯种高茎DD和矮茎dd植株(2分)_。

操作方法步骤:①用两支毛笔分别采集处于相同开花状态的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的花粉,分别均匀撤落在A、B两组相同培养基上;(2分)

②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和比较两组花粉管生长情况。(2分)

结果预测及结论:略。

Ⅱ.植物甲、乙是两种濒危药用植物(二倍体)。

(1)以植物甲、乙的茎尖和叶片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解决了自然繁殖率低的问题。这表明植物细胞具有_全能性(2分) _。由叶片等材料形成的愈伤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是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薄壁细胞(2分)

生长素浓度(mg/L)
花粉管长度(mm)
0
1.0
2.0
3.5
4.0
6.5
6.0
3.0
8.0
0.5

 (2)植物乙自然结实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发后多数花粉管不能伸长。为了探索生长素对植物乙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

①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右图内绘制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花粉管平均长度的数量关系柱状图(直方图)。(4分)

②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在坐标内画直方图应首先确定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横坐标应是生长素浓度,纵坐标是花粉管长度。(如图)(4分)

②结论:促进花粉管生长的最适浓度是4.0mg/L;生长素对植物乙花粉管伸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答出其中一项即给满分)。(2分)

试题详情

29.(9分)颜色的变化常被作为生物实验过程中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实验人员在生物实 验中碰到的有关颜色异常的现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加入双缩脲试剂  

在做脂肪鉴定实验时,用显微镜观察到部分脂肪颗粒位于花生子叶中的细胞之间,最可能的 原因是

B液过量  切片时部分细胞破损 

(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 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②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  ③滤纸条上滤液细线可能触及了层析。

(3)某实验人员用棕色的广口瓶按课本要求规范地制作小生态瓶,生态瓶中各成分比例适中,取材良好,制作好后放在卧室的装饰柜中。一星期后发现水质和藻类颜色异常,为了维持小生态瓶的稳定性,至少应作下列改进:①棕色广口瓶换成无色广口瓶  ②应放在光线较强处。

(4)室温下,在2ml可溶性淀粉溶液中加入2ml煮沸后冷却的唾液,再滴入1滴碘液,溶液立即变成蓝色,接着加热煮沸溶液,此时蓝色褪去,并变成棕色,冷却后又变成蓝色。若排除酶 的影响,上述颜色变化的可能原因有:①碘液在高温下失去了使淀粉变蓝的作用;

②淀粉在高温下失去了遇碘变蓝的特性

  ③常温下碘与淀粉作用产生的蓝色生成物在高温下性质发生了变化,呈现棕色

试题详情

28.下图表示一个初始种群被环境因素分隔成两个种群后两种不同进化类型,sp.1、sp.2、sp.3、sp.4表示四个不同物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e)或(h)中,两个种群即使撤销环境隔离因素也不会融为一个物种

B.从(b)到(h),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均发生了改变并且产生了质的差异

C.从(f)到(g),两个种群的生活环境均不同于(a)或(b)表示的生活环境

D.该图说明必须先经过地理隔离再形成生殖隔离才能进化成不同的物种

试题详情

27.细胞分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

A.细胞基本结构的改变  B.某些细胞器的增减或消失C.全能性功能降低  D.细胞核的消失或增多

试题详情

26.下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

B.甲图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

C.乙图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能 D.乙图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