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9.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各类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存在
A.染色体复制和着丝点分裂 B.DNA复制和细胞质分开
C.纺锤丝出现和ATP的产生 D.同源染色体复制和分离
18.很多生物学实验都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实验步骤不正确的是
A.脂肪的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B.观察细胞中叶绿体:取黑藻幼嫩小叶→染色→制片→观察
C.察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解离洋葱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D.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装片→观察→滴入0.3g/mL蔗糖溶液→观察
17.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结合右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
B.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d点
C.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16.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和矮杆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A.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比例为9:1
B.自交结果中高秆与矮秆比例为3:1,抗病与易感病比例为3:l
C.测交结果为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比例为l:l:l:l
D.自交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相同表现型
15.生产者细胞中的叶绿体可生成ATP,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胞中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也能形成ATP。在一个处于生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叶绿体形成的ATP多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形成的ATP
B.叶绿体形成的ATP少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形成的ATP
C.叶绿体形成的ATP等于线粒体形成的ATP
D.叶绿体形成的ATP等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形成的ATP
14.下面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
C.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D.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
13.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AUG为甲硫氨酸,GUG为缬氨酸,UUA,UUG,CUU,CUA为亮氨酸,CGU,CGA,AGG为精氨酸,一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GGCUAUUA-----(39个碱基)----GUUUAGCGUCGA----,这个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至多多少种?
A.20 B.16 C.17 D.19
12.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B.改良苯酚品红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酒精 D.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纺锤体的结构
11.在动物的睾丸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分别针对X、Y、Z的答案正确的是
A.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3、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第二次分裂后期
D.6、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0.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现代生物技术也是利用这一点来改变生物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变异,实质上相当于人为的基因重组,但却导致了自然界没有的定向变异的产生
B.体细胞杂交技术是人为造成染色体变异的方法,它突破了自然界生殖隔离的限制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却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D.经过现代生物技术的改造和人工选择的作用,许多生物变得更适合人的需要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