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3.已知甲、乙、丙三种单细胞生物,它们都有细胞壁,都没有核膜。它们所需的生活条件,经研究得到下列结果(√表示需要)。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生物 |
必需的生活条件 |
|||||
H2O |
O2 |
CO2 |
C6H12O6 |
NH3 |
光 |
|
甲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A.甲生物在地球上的出现,对生物进化有重要作用
B.乙和丙的新陈代谢类型分别是异养厌氧型和异养需氧型
C.丙生物的活动能增强土壤肥力
D.甲、乙、丙三种生物基因的编码区都是连续的
12.分析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①K+和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 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
③在人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透过人工膜
④在人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Na+不可以透过人工膜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B.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C.本试验在于研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K+透过人工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10.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细胞失水或吸水的速度变化曲线接近于( )
11.下列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 )
9.图5示某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A. 三个处理中b是此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
B. 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是酶制剂的量不同
C. 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
D. 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
8.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7个
B.C原子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O原子数目不变
7.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均有细胞周期
B.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形成赤道板和细胞板
C.男性色盲患者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两个Xb基因
D.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有一个A基因和一个a基因
5.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6.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相同的是 (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可在这类细胞器内进行的生理过程有
B.大肠杆菌在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只有葡萄糖耗尽时才能利用乳糖
C.在水分供应充足的大田中,只有通风透光才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D.编码区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
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已”
D.分泌蛋白质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2.科学家研究小麦20"C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下曲线,下列有关叙不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少量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C.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