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某班同学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相关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并作了记录,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能看到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B.在高倍镜下可以看到黑藻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C.将在蔗糖溶液中刚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清水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为了取得明显的效果,应调节出较亮的视野
6.关于右面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 解释放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5.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B.装置乙在Ⅲ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
C.装置乙中应让Ⅱ先放置一会再与Ⅲ连接 D.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Ⅰ处的CO2
3.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的共同表现是
A.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B.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C.遗传物质和细胞功能上发生改变 D.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4,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种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系列生化反应
B.固定化细胞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是所固定的酶都在细胞外起作用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但酶的活性迅速下降
2.下列关于昆虫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昆虫的生长发育主要是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的
B.外激素在同种昆虫的个体之间起着传递化学信息的作用
C.昆虫的内激素只有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两种
D.在田间施放适量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可以降低某种害虫的种群密度
1.有些酶必需在有激活剂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该酶的激活剂
B.该酶在80℃的环境下已经失活
C.35分钟后试管Ⅱ中底物已被消耗殆尽
D.该酶在中性环境中的活性比在弱碱性环境中高
53.在进行DNA粗提取实验时,为得到含DNA的黏稠物,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
在新鲜鸡血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经离心后,除去血浆留下血细胞备用。 ② 取5―10ml血细胞放入50ml的塑料烧杯中,并立即注入20ml 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快速搅拌5分钟后经滤纸过滤,取得其滤液。 ③ 滤液中加入40ml 2mol/L的氯化钠溶液,并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1分钟。 ④ 上述溶液中缓缓加入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不停地轻轻搅拌,直到溶液中出现丝状物为止,再进行过滤而得到含DNA的黏稠物。 实验结果是:所得到的含DNA的黏稠物极少,导致下一步试验无法进行。 |
(1)指出并改正上述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
(2)要进一步提取DNA时,需加入冷却的酒精,其作用是 和 。
(3)能否用牛血或牛肝代替鸡血做实验? 为什么?
(4)简述DNA提纯的方法。
51.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鳅、田螺等几近销声匿迹。为了调查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37一1
表37一1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
0.1 |
0.5 |
1.0 |
2.0 |
4.0 |
动物类群数(类) |
20 |
23 |
37 |
50 |
58 |
动物个体总数(个) |
365 |
665 |
750 |
1983 |
2490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 。
(2)遭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具有 ,而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具有 。过度污染的农田会丧失生产能力,原因是 。
(3)从表37一1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① ;②
(4)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这种演替将最后达到____________(群落)阶段。
50.某校生物教师在讲授完“生态系统”这一节后,给学生提供以下材料、工具制作“生态瓶”,做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研究性实验。提供材料和工具如下:
材料:1000mL玻璃标瓶1个,活小虾2-3只,池塘中的绿藻1小团
工具:石蜡、烧杯、电炉和干净毛笔
(1)试据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答出详尽要点)
(2)某同学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工具,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标本瓶冲洗干净,装入约900mL新鲜干净的河水,再向瓶内放入小虾和绿藻,
然后盖上瓶盖。
②将石蜡放入烧杯内,用电炉升温使杯内石蜡溶化,再用毛笔取石蜡液把瓶盖口密
封好,使之不透气。后来发现这样做的生态瓶中的小虾,生活不久就死亡了。若
要使瓶中的小虾长期生存,还应如何做?
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