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5831  205839  205845  205849  205855  205857  205861  205867  205869  205875  205881  205885  205887  205891  205897  205899  205905  205909  205911  205915  205917  205921  205923  205925  205926  205927  205929  205930  205931  205933  205935  205939  205941  205945  205947  205951  205957  205959  205965  205969  205971  205975  205981  205987  205989  205995  205999  206001  206007  206011  206017  206025  447348 

1.将菜豆幼苗在含有32P的培养液中培养1小时后,转移到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测定表明,刚移出时植株各部分都含有32P,6小时后32P在下部叶中明显减少,在上部未展开的叶中含量增多,以后数天嫩叶中32P始终维持较高水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刚移出时下部叶生长迟缓,P在体内难以再利用

  B.移出6小时内苗中P相对含量稳定,不断发生着再利用

  C.移出前后P的再利用始终受到调节,P优先分布于生长旺盛部位

  D.移出后数天苗中P的相对含量稳定,不会表现出缺乏症

试题详情

31、(22分)解答下列各题

Ⅰ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的分解,其反应式为:

2C3H4O3+6H2O→→→→6CO2+20[H]

为探究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二人在充分满足实验条件的情况下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甲:步骤一:用某种物质处理新鲜肝脏得分散的单个细胞,并培养在绝氧的特定培养液中,使细胞满足实验要求的生理状态。

步骤二:用含C6H12O6的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间。

步骤三:离心取得适量细胞质基质和等量线粒体基质分装在标号为A和B的两支试管内。

步骤四: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依次适量滴加在A、B两支试管内。

现  象:A、B两支试管均变浑浊。

结  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乙:第一步同甲步骤一,第二步同甲步骤三,第三步待续。第四步同甲步骤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方法步骤一中的处理剂为 ___      ____。

(2)实验完成后,老师认为甲的设计思想是错误的。请分析指出错误的主要原因: ____                                   _                                   _                              

(3)继续乙的实验,探究分解丙酮酸的场所。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现象:_________                _______  __   ______。

结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②现象:________________                      ___。 

结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③现象:_________                _______  __   ______。

结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Ⅱ已知赤霉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一种剌激植物细胞壁加速伸长、促进细胞产生淀粉酶等作用的植物激素--赤霉素。研究发现,正常植株也能产生赤霉素,对外源赤霉素不敏感;矮化品种不能合成赤霉素,对外源赤霉素敏感。据此回答:

(1)同样是感染了赤霉菌,矮化的玉米品种会得恶苗病(疯长),正常的玉米品种都不表现为恶化病。正常玉米品种不出现恶化病的原因是                     

                               

(2)矮化玉米得恶化病的同时还有果穗空粒现象。那么,恶化病与空粒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果穗空粒的直接原因是                            

试题详情

30、(20分)以下是有关现代生物学的两个问题。

Ⅰ 下列三图分别表示基因结构和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C中的目的基因是从图A和图B中的哪一个图所表示的基因提取的?   ___,图C中科学家在进行[①]操作时,要用___       ____分别切割运载体和目的基因,运载体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通过___      ____而结合。

(2)[III]是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虫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细胞都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染色体。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产生的F1中,取抗虫植株自花传粉,得到植株有抗虫与不抗虫的分离比为_______。

(3)若抗虫基因定位在质体DNA内,以这一抗虫植株为父本得子代表现抗虫性状的概率为      

Ⅱ 假设放线菌素D是RNA合成抑制剂。下图是相关验证实验中,用14C标记缬氨酸参与海胆蛋白质合成(必用缬氨酸)结果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直接参与将14C-缬氨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所依赖的模板是___    ____分子。

(2)从受精开始到10h之内,蛋白质合成所依赖的模板分子的来源是_____  (从下列四个项中选择,用字母代表)。

A.原有卵细胞   B.受精卵新合成   C.精子提供   D.无法确定

(3)受精10h以后,海胆细胞内新合成蛋白质所依赖的模板分子的主要来源是      (答案从⑵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用字母代表),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试题详情

5.下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 过程只发生于核糖体中

B.如果a表示吞噬细胞, b表示和T细胞,则体液免疫中的c应该是B细胞

C.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D.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后叶, 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 和e是同一物质

试题详情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人处于寒冷环境时,冷觉感受器兴奋,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下丘脑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是反馈调节的结果。

B.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 C.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抗毒素是抗体的一种。 D.破译生物基因组的遗传信息或进行基因操作,首先要提取细胞核DNA.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都可以作为提取DNA的实验材料。

试题详情

3、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5N标记尿嘧啶弄清了DNA的复制在分裂间期

B.用3H标记H2O证明光合作用放出的O2不可能来自CO2

C.用15N标记氨基酸最终探明了胰岛素等分泌蛋白离开细胞的情况是零跨膜

D.用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试题详情

2.下表是为培养某类微生物而配制的培养基的成分组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编号
成分
含量

NH4HCO3
0.4g

KH2PO4
4.0g

FeSO4
0.5g

CaCl2
0.5g

H2O
100mL

维生素
少量

    A.该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看,属于固体培养基

    B.运用上述培养基可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

    C.运用此培养基可以成功地进行植物无土栽培

    D.该培养基中NH4HCO3只提供氮源

试题详情

1.在豌豆的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细胞周期的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有关X、Y、Z的答案正确的是:         

    A.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3、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后期

    D.3、分裂间期、减数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试题详情

     A 组主根不生长,侧根多而且快速生长; B 组根正常生长或主根生长占优势(2分)

根据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说明根的生长具有顶端优势现象(2分)

试题详情

2、将A、B两组发芽种子用适宜的装置、并放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期观察、测量、记录根的生长情况(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