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 如图所示从血液中提取核糖体的大致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步骤(1)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5)中检测核糖体
B.步骤(2)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C.步骤(3)(4)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D.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离心法、层析法
7. 下列关于丘脑下部(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体液渗透压增大,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加强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感觉的高级中枢,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够间接调节血糖的浓度
⑤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⑥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渴觉
A.②③ B.①⑥ C.①④⑥ D.①④⑤⑥
6. 基因诊断可用荧光分子标记的DNA分子作探针,鉴定出所测标本上的遗传信
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诊断利用了DNA分子的杂交原理
B.采用基因诊断的方法可快速诊断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C.使用同一种DNA分子探针,可以诊断多种遗传病
D.利用白血病患者细胞中分离出的癌基因作探针可以检测白血病
5. 右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
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分泌的抗体可以进入②,然后进入④,
再进入①,经①循环送至发炎部位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C.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细胞的直接内环境
4. 下列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A.浮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
3. 通过显微技术破坏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培养几天后,再观察
该根尖细胞,预测会观察到什么样的结果:
A.不再分泌蛋白质 B.产生多核细胞或多倍体细胞
C.正常分裂 D.不能形成纺锤体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精子细胞、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是都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却都
不断更新
B.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C.能抑制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
1.下列有关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连线,不吻合的是:
A.G. Mendel--发现了遗传三大定律
B.O.Avery--首次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C. Darwin--《物种起源》
D.J.Watson和 F.Crick--建立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8.(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
(1)DNA复制 耐高温 延伸 两
(2)①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 DNA连接 ②用于筛选重组细胞
③首先培养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试管苗,移栽栽培(2分)
④可打破种间的生殖隔离;育种具有方向性
37、[解析]解答该实验题时,首先要明确生长素及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比如要明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往往有和低浓度相反的作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遵循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如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由于是探究实验,对于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要进行讨论。
(1)实验假设:一定浓度(或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或抑制)作用。(2分)只写出“一定浓度(或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不给分。
(2)第一步:取两个小烧杯,编号。在1号和2号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0.1mg/L的萘乙酸溶液和蒸馏水。(2分)
第三步:编号A、B,A培养皿内的滤纸用0.1mg/L的萘乙酸溶液浸湿,B培养皿内滤纸用蒸馏水浸湿。(2分)将从1、2号烧杯中取出等量(例如各20粒)的种子,分别放入A、B培养皿中,均匀摆放。(2分)
第四步:对两个培养皿进行观察,统计种子萌发的数量。(2分)
(3)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① A培养皿萌发种子数多于B培养皿,说明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2分)
② A培养皿萌发种子数少于B培养皿,说明0.1mg/L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2分)
③ A培养皿萌发种子数等于B培养皿,说明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2分)
(4)防止水分挥发,使萘乙酸浓度升高,影响实验结果(2分)
(5)多设计几个不同浓度的实验组,作为相互对照。如分别配制0.01mg/L、0.05mg/L、0.1mg/L、0.5mg/L、1mg/L的不同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步骤。(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