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浆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 降低、CO2、Na2CO3 B 降低、乳酸、NaHCO3
C 升高、CO2、H2CO3 D 升高、乳酸、Na2CO3
7.按照现代免疫概念来划分,下列物质属于抗原的是
A 给贫血患者输入的同型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 B 因强烈击打体表而破裂的红细胞
C 自身新生成的白细胞 D为体弱者注射的免疫球蛋白
6.如右上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的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
1 |
2 |
3 |
4 |
A |
特异免疫 |
细胞免疫 |
T细胞 |
抗体 |
B |
染色体 |
DNA |
基因 |
脱氧核苷酸 |
C |
无性生殖 |
营养生殖 |
分裂生殖 |
组织培养 |
D |
生物固氮 |
共生 |
固氮菌 |
氮循环 |
5.左下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4.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A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 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 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
3.下列有关体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最接近人的体温。
B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是蒸发散热
C人在寒冷环境中的即时反应之一是皮肤起“鸡皮疙瘩”,该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D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2.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 细胞内液增多 B 组织液增多 C 体液增多 D 尿量增多
1.下列细胞不可能在淋巴中出现的是
A 效应B细胞 B T细胞 C 红细胞 D 吞噬细胞
41、2005年广东高考题(11分)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其果皮中存在多酚氧比酶,多酚氧比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褐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荔枝的深鲜效果: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
①设计温度梯度:5℃、lO℃、15℃、20℃、25℃、30℃
②确定测量指标: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
③选择同一品种、 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将其分成 组,每组数量 ,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2)请据右图分析实验结果:
(3)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指出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
(4)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请据此分析要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5)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如果在此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为什么?
(6)除上述温度、氧和机械损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果蔬保鲜效果,请提出两种相应的保鲜措施。
40、(8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出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
(2)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