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6971  206979  206985  206989  206995  206997  207001  207007  207009  207015  207021  207025  207027  207031  207037  207039  207045  207049  207051  207055  207057  207061  207063  207065  207066  207067  207069  207070  207071  207073  207075  207079  207081  207085  207087  207091  207097  207099  207105  207109  207111  207115  207121  207127  207129  207135  207139  207141  207147  207151  207157  207165  447348 

8.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浆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  降低、CO2、Na2CO3      B  降低、乳酸、NaHCO3

C  升高、CO2、H2CO3       D  升高、乳酸、Na2CO3

试题详情

7.按照现代免疫概念来划分,下列物质属于抗原的是

A 给贫血患者输入的同型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  B 因强烈击打体表而破裂的红细胞

C 自身新生成的白细胞    D为体弱者注射的免疫球蛋白

试题详情

6.如右上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的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1
2
3
4
A
特异免疫
细胞免疫
T细胞
抗体
B
染色体
DNA
基因
脱氧核苷酸
C
无性生殖
营养生殖
分裂生殖
组织培养
D
生物固氮
共生
固氮菌
氮循环

试题详情

5.左下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试题详情

4.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A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 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 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

试题详情

3.下列有关体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最接近人的体温。

B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是蒸发散热

C人在寒冷环境中的即时反应之一是皮肤起“鸡皮疙瘩”,该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D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试题详情

2.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 细胞内液增多  B 组织液增多  C 体液增多  D 尿量增多

试题详情

1.下列细胞不可能在淋巴中出现的是  

  A 效应B细胞  B T细胞   C 红细胞  D 吞噬细胞

试题详情

41、2005年广东高考题(11分)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其果皮中存在多酚氧比酶,多酚氧比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褐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荔枝的深鲜效果: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

   ①设计温度梯度:5℃、lO℃、15℃、20℃、25℃、30℃

   ②确定测量指标: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

   ③选择同一品种、     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将其分成          组,每组数量     ,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2)请据右图分析实验结果:

   (3)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指出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

(4)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请据此分析要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5)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如果在此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为什么?

   (6)除上述温度、氧和机械损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果蔬保鲜效果,请提出两种相应的保鲜措施。

试题详情

40、(8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出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

(2)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