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膝跳反射活动的完成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生命活动依赖于( )
A.单个细胞活动 B.人体各系统配合
C.神经细胞独立活动 D.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
第二步:将培养皿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组、B组。
第三步:在A组的胚根上方放一个空白琼脂块,在B组的胚根上方放一个含Ca2+的琼脂块。
第四步:将胚根水平放置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胚根的生长方向。
(3)实验结果:当A组胚根仍在水平生长时,B组胚根已弯曲向上生长。
(4)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生长素可促进生长,高浓度则抑制生和。对根来说,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慢;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较低,生长快,因而胚根弯曲向下生长。
19.(1)避免水分蒸发引起溶液浓度变化
(2)如图变化所示。
(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生长,过高浓度生长素则抑制生长;对该植物的幼叶鞘来说,最适的生长素浓度为10-8 mol/L左右。
18.实验一 结论: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与(根冠部位的)Ca2+有关。
17.(1) AB 低 BC 高 (2) 高 低 (3) 高
16.⑴弯向光源生长 ⑵直立生长 ⑶不生长 ⑷弯向光源生长
19.某同学决定探究“生物素(IAA)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某植物的幼叶鞘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IAA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IAA溶液浓度(mol/L) |
0 (蒸馏水) |
10-12 |
10-10 |
10-8 |
10-6 |
10-4 |
幼叶鞘增长长度(mm) |
2.6 |
3.2 |
3.9 |
5.1 |
3.1 |
1.8 |
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溶液的小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空白坐标系中标明横纵坐标所示内容,并绘出随IAA溶液浓度的变化幼叶鞘增长变化的曲线。
(3)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CACAD 6-10 ADABC 11-15ADDBC
18.植物的根具有向重力生长的特性,下列是研究根向重力生长机理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空白琼脂和含EDTA的琼脂做成帽状,分别套在甲、乙两组玉米胚根的根冠外(示意图如下)。提示:EDTA的作用是去除与其临接部位的Ca2+。
将胚根水平放置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甲组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乙组胚根水平生长。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
实验二:水平放置的胚根弯曲向下生长,与根冠近地侧的Ca2+浓度明显高于远地侧有关。研究表明,根总是朝着Ca2+浓度高的方向弯曲生长。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并回答问题。
(1) 实验材料和用具:胚根等长的萌发玉米种子,含EDTA的琼脂帽,含Ca2+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培养皿等。
(2)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若干个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放置适量的萌发玉米种子,按实验一中乙组的方法处理胚根一定时间后,移去根冠外的琼脂帽。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 。
(4)科学家进一步证实,根冠中生长素的分布受Ca2+浓度影响。当胚根水平放置时,重力诱导Ca2+向根冠下侧移动,导致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高。请分析胚根的生长素分布与向重力生长的关系: 。
17.下图是生长素作用与其浓度关系图。课本上说:“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较低浓度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看图理解
这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 段可促进植物生长,则该范围的生长素浓度为(高、低) 浓度。
曲线 段可抑制植物生 长,则该范围的生长素浓度为 浓度。
(2)向光生长的幼苗,其背光面浓度 于向光面 于B点。
(3)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其侧芽浓度 于顶芽。
16.图2-4-5表示云母片(具有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部位,箭头表示单侧光方向。请分析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⑴A的生长情况是 ;
⑵B的生长情况是 ;
⑶C的生长情况是 ;
⑷D的生长情况是 。
15.高等植物的各个器官中,合成生长素的数量甚微的是( )
A.叶原基 B. 嫩叶 C.成熟叶片 D.发育中的种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