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7284  207292  207298  207302  207308  207310  207314  207320  207322  207328  207334  207338  207340  207344  207350  207352  207358  207362  207364  207368  207370  207374  207376  207378  207379  207380  207382  207383  207384  207386  207388  207392  207394  207398  207400  207404  207410  207412  207418  207422  207424  207428  207434  207440  207442  207448  207452  207454  207460  207464  207470  207478  447348 

17.(1) 不定向 前 (2)① 实验(一)将果蝇个体作为进化的单位来研究不能发现个体变异不定向的特点

② 实验(二)用DDT直接处理果蝇,虽然看到的是群体变异但容易误认为DDT对果蝇的抗性起“诱导”作用。而看不出“诱导”掩盖下的选择作用。

试题详情

16.⑴基因库  64%  32%(提示:2×0.2×0.8)  ⑵自然选择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  ⑶发生了进化,因为只要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就是在进化;

⑷没有产生新物种,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

试题详情

19.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它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

材料2  自然条件下桦尺蠖触角和足有长的也有短的,体色有深些的也有浅些的。

材料3  试验表明,桦尺蠖之间能进行相互杂交,黑色的桦尺蠖杂交能产生浅色的华尺蠖,而浅色的桦尺蠖之间杂交其下代都是浅色的。

材料4  19世纪中叶以前,浅色的桦尺蠖数量较多,到20世纪中叶则是黑色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这种现象被称为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

材料5  桦尺蠖的黑色是由显性基因S控制的,浅色是由隐性基因s控制的。19世纪中叶以前的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只有5%以下,而到了20世纪中叶则上升到95%以上。

(1)材料1说明                                

(2)材料2说明                              

(3)材料3说明                              

(4)材料4中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说明                   

(5)材料5中基因S频率变化的原因是                    

(6)生物变异是否是定向的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是定向的     

自然选择是否是定向的                  

试题详情

18.下图表示物种形成的过程,图中小圆圈表示物种,箭头表示物种产生变异,带有两条短线的箭头被淘汰的变异个体。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上图物种形

成的基本过程,用文字归纳为三个基本环节:

                                   

(2)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物种形成的过程:                  

(3)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自然选择的方向:                  

试题详情

17.下面是关于果蝇对DDT抗药性的进化实验:

实验一:将一个果蝇群体(第一代)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涂有a浓度DDT的玻璃片处理,将成活下来的果蝇后代(第二代)继续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2a浓度的DDT处理,将存活下来的果蝇的后代(第三代)用3a浓度的DDT处理……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DDT浓度增加至15a,仍有能抗15a浓度DDT的果蝇存活,因此,实验者认为,果蝇的变异是“定向的”,即是在环境条件(DDT)的“诱导”下产生的,并且认为,该实验证实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正确性。

另有学者发现了“实验一”设计的缺陷,怀疑实验一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因而设计了实验二。

实验二:将若干雌雄果蝇分别饲养成若干个家系,此为第一代,然后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a浓度的DDT分别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然后将此代(第一代)中未处理的另一半果蝇家系,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第二代),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2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然后再将此代(第二代)中未处理的另一半家系,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第三代),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3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DDT浓度增加至15a,也产生了能抗15a浓度DDT的果蝇群体。然而这些具有抗性的果蝇的父母及其祖先并没有接触过DDT。

通过对实验二的分析后,你认为:

(1)DDT对果蝇变异所起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_______,果蝇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果蝇个体的变异是______的,果蝇的抗药性的产生在环境变化(DDT处理)之(前、中、后)________。

(2)通过对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比较分析,你认为实验一得出不正确结论的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6.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生的脚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请问:

(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种群的    。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     ;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    

(2)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请简述理由。

(4)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请简述理由。

试题详情

15.右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 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是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

间竞争激烈

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

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

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

图b中物种3有被排除的危险

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等

试题详情

14.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

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

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试题详情

1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B.隔离阻止了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

C.生殖隔离一定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D.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