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0.(20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下图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其中Ⅱ-6不含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病是由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基因控制。
(2)Ⅲ-9与正常男性结婚怀孕后,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是 。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的脱屑细胞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患这种遗传病。请问,可采取的措施是 。
Ⅱ.普通西瓜植株为二倍体(2N=22),花单性,雌雄同株,用普通西瓜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的主要过程可用右图表示:
(1)在幼苗期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植株,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
(2)西瓜的红瓤(R)对黄瓤(r)为显性。用基因型为rrrr的四倍体植株做母本,基因型为RR的二倍体植株做父本杂交,当年所结西瓜的瓜瓤的颜色是 ,将其种子种下去,长成的植株的基因型是 。
(3)已知西瓜的果皮深色(B)对浅色(b)是显性。若将四倍体西瓜(bbbb)和二倍体西瓜(BB)间行种植,结果发现四倍体西瓜植株上所结的种子,播种后发育成的植株中既有四倍体又有三倍体。那么,能否从这些植株所结西瓜的果皮颜色直接判断出这些植株是四倍体还是三倍体呢?请用遗传图解解释,并作简要说明。
29.(2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Ⅰ.(1)不需要 (2)1.2 (3)1.4
(4)在上述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不是光照,而是温度
Ⅱ.(1)(全对给3分)
(2)竞争 捕食 物种C、D均属于肉食性动物,食物中蛋白质、脂肪较多,含有的能量多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4)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对稳定
29.(25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左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置于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2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清水,重复上述实验,20分钟后,要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针筒的容量 调节。
(2)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 mL/h。
(3)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在20℃、无光条件下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 mL/h。
(4)如果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2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也维持在0.6mL读数处。但若在该实验装置中只将温度提升至30℃,则20分钟后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Ⅱ.某生物研究小组观察到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
|
休息 |
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
进食 |
其他活动 |
物种A |
20% |
15%追逐物种B |
55%吃植物种子 |
10% |
物种B |
20% |
25%被物种A追逐 |
45%吃植物种子 |
10% |
物种C |
75% |
|
15%吃物种A |
10% |
物种D |
75% |
|
20%吃物种C |
5% |
(1)根据表中信息,写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营养结构关系。
(2)物种A与B属于 关系,物种C与A属于 关系。从食性角度看,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而休息时间较长,其可能的原因是 。
(3)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设计的生态系统成分外,还应有
。
(4)碳元素进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 开始的。一段时期内,若进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碳元素总量与由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碳元素总量相等,则说明该生态系统基本处于 状态。
6.某患者血液中甲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人在第b天时甲抗体浓度高,说明该病人此时比第a天时病情严重
B.该抗原再次入侵时,机体产生的相应甲抗体快而且多,可在较短时间内消灭抗原,机体一般不会患病
C.其它的浆细胞不能合成甲抗体,控制甲抗体合成的基因是该类浆细胞所特有的
D.b处的浆细胞是由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而形成的
5.下列图中甲是突触结构,乙是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的内容物释放至5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甲图中神经冲动从A传至B,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a点后d点会兴奋,e点不会兴奋
D.甲图所示的结构实际上在乙图示中有很多
4.某昆虫种群产生了一次基因突变,使原浅体色群体中出现了少数深体色的个体,其基因频率变化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大约在第10代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A基因,随后A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
C.第24代时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AA10%,Aa20%,aa70%,若深色个体每年增加10%,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则下一年浅色个体约占65.6%
D.环境变黑有利于深色个体生存,这种共同进化的结果,导致该种群基因库中A的基因频率逐渐上升,这意味着新物种即将产生
3.下列各组实验中,其检测方法和结果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名称 |
检测方法(或试剂) |
结果 |
① |
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
变黄色 |
②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吡罗红和健那绿 |
红色和绿色 |
③ |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
显微镜观察 |
寻找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细胞 |
④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
样方法 |
观察记录数值,制成坐标曲线 |
A.① B.② C.③ D.④
2.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作为分析细胞周期的依据。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二倍体植物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右图。从图中所示信息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组细胞中均有间期细胞
B.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一段时间后,丙组细胞数目将增加
C.丙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
D.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后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增加
1.下列各组物质在人体中发挥作用后就很快被灭活或降解的是
A.唾液淀粉酶、解旋酶 B.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
C.抗体、载体 D.tRNA、mRNA
5.(10分)在淀粉一琼脂块上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将上述实验装置
放入37℃恒温箱中24小时后,再用碘液处理淀粉一琼脂块,处理方法及结果见下表:
淀粉圆点 |
实验处理方法 |
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 |
A |
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 |
蓝黑色 |
B |
经过煮沸的新鲜唾液 |
蓝黑色 |
C |
只有新鲜唾液 |
红棕色 |
D |
接种面包霉 |
红棕色 |
E |
只有2%蔗糖酶液 |
|
(1)你对圆点A与B的颜色变化的解释是 。
(2)圆点D的颜色变化与C一致,你结此结果的解释是
。
(3)你认为圆点E应该呈 色,理由是 。
(4)上述装置要放入37℃恒温箱中进行保温处理,请你提出两个理由加以解释: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