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 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有关的结构及其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
A.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 高尔基体:参与形成细胞板及细胞壁
C. 线粒体:为各种物质的合成及染色体的移动提供能量
D. 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亲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7. 2007年度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进行干细胞研究的科学家,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培育出组织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中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医学上能否利用神经细胞代替干细胞(C)
A. 能,因为神经细胞与干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B. 不能,因为神经细胞与干细胞所含有遗传物质不同
C. 不能,因为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D. 能,因为神经细胞虽然是分化的细胞,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脱分化,实现细胞全能性
6. 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以及化合物中均具有放射性的是(C)
①脱氧核糖 ②核膜 ③ATP ④脂肪 ⑤转运RNA
A. ①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5. 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D)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质 ④RNA→DNA 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H]+O2→H2O ⑦H2O→[H]+O2 ⑧基因突变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 C. ③⑤⑥⑧ D. ②③⑥
4. 下面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A. 细胞中的DNA酶、胰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蛋白酶、淀粉酶的化学本质都属于蛋白质
B. 除去洋葱、黑藻、蓝藻的细胞壁,都必须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 进行转基因操作时,参与催化作用的有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质粒等
D. 过酸、过碱和高温、低温,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3. 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B)
A. 水是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最终的电子供体
B. 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C. 在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有水生成
D. 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
2. 人的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细胞的功能却大不相同,其根本原因是(A)
A. 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C.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D. 两种细胞所含有的基因不同
1. 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有氨基1020个、羧基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是(C)
A. 996,1016,1046 B. 996,4,4
C. 996,24,54 D. 999,1016,1046
49.(12分)不同微生物各有不同代谢特点。下面是有关微生物代谢的问题。
(1)水体微生物群体对有机物有分解作用。如图所示为一种新的有机物吡啶羧酸(分子式为C6H5NO2)进入水体后被微生物分解的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该有机物第二次进入该水体的时刻。回答下列问题:
①吡啶羧酸第一次进入水体后,减少率从第 开始加快。
②吡啶羧酸第一次进入水体有一定的延迟期,从生态学角度看可能的原因是 ;从代谢角度看可能的原因是 。
③从微生物营养要素的角度看,吡啶羧酸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 。
(2) 实验室有两个菌种:胱氨酸依赖型细菌(无胱氨酸不能生长),甲基营养细菌(只能利用甲醇、甲烷作碳源),但试管上标签脱落。某同学的鉴别思路是配制3个培养基,只接种其中的任一菌种,根据生长状况将其鉴别出来,另一种自然鉴别出来。请根据这一思路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两个菌种的试管上分别标记A、B;
第二步:配制不含胱氨酸与甲基营养物的培养基,分别倒人3个培养皿中,标上1、2、3, 。(2分)
第三步: 。(2分)
结果及结论:① 。(2分)
② 。(2分)
48.(7分)下图为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
两种遗传病的系谱。请据图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染色体 性遗传。
(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
1)Ⅲ-12的基因型是 。
2)若Ⅲ-9与Ⅲ-12近亲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 。
(3)若乙病是白化病,对Ⅱ-3、Ⅱ-4、Ⅲ-9和Ⅲ-10进行关于乙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白化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
用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右图。则:
1)长度为 单位的DNA片段含有白化病基因。
2)个体d是系谱图中的 号个体。
3)若Ⅲ-9与Ⅲ-12近亲结婚(Ⅱ-8家庭无白化病史),生一患甲乙两种病男孩的概率
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