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0.(8分)某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分别用R和r、Y和y表示,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已知只要有R基因存在,块根呈红色,rrYY或rrYy为黄色,rryy为白色。请分析回答:
(1)块根呈红色的植株基因型有 ▲ 种可能,其中纯合子有 ▲ 种。
(2)基因型为RRyy与rrYY的植株杂交,F1的块茎表现型为 ▲ ,F1自交,F2块茎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
(3)如果对F1进行测交,请在方框中绘出遗传图解:
▲ |
29. (6分)“水往低处流”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动力从何而来?生物兴趣小组为此设计了两个实验。
实验材料:天竺葵若干株、清水、30%蔗糖溶液、铁架台、烧杯、漏斗、半透膜、橡皮管、玻璃管、刀片、胶水(可以封住植物叶片上的气孔)
实验一:将漏斗口用半透膜封住,装入30%的蔗糖溶液,置于清水中。不久漏斗内液面上升,如图甲所示。
实验二:用刀片将天竺葵的茎在靠近基部切断,用橡皮管将根与一玻璃管相连,玻璃管内装有清水,置于清水中。不久,玻璃管内水分增加,液面上升,如图乙所示。
请分析回答:
(1)甲图漏斗内的液面上升的条件是 ▲ 。
(2)乙图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说明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的动力是 ▲ 。
(3)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子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扩散,有同学提出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的拉力。请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蒸腾作用是植物体水往高处流的拉力。你的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 。
28.(6分)请回答“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层析液中,它们被分离的原理是 ▲ ,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 ▲ 。
(2)提取绿叶中色素的过程中,向研钵中加入绿叶、少许二氧化硅和10mL无水乙醇进行研磨,收集到的滤液颜色是 ▲ ,原因是研磨过程中 ▲ 。
(3)实验过程中,为防止挥发性物质大量挥发,采取的措施有 ▲ 。
27.(8分)转基因抗虫棉对于减少农药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
(1)由导入目的基因的棉花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 ▲ 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 ▲ 和 ▲ 。
(2)转基因抗虫棉能有效地杀死害虫,从而降低该种害虫的_ ▲ _;此外,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种群中的雄性个体,破坏其正常的_ ▲ _,从而降低种群的出生率。
(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和是否翻译成蛋白质,采用的技术手段分别是
▲ 和 ▲ ,除了分子检测外,还需要进行 ▲ 的鉴定。
26.(6分)下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
(2)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 ,取洋葱根尖 2-3mm的原因是 ▲ 。
(3)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 ▲ 。
(4)用显微镜观察各时期细胞的顺序是:首先找出分裂 ▲ 期的细胞,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最后观察分裂 ▲ 期的细胞。
25.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震荡试管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
24.右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正确的说法是
A.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B. 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D.从该细胞无法确定该动物的性别
23.某同学在上体育课时进行剧烈运动,此时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
B.维持体温稳定的机制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C.消耗葡萄糖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进行调节
D.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
22.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
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 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内不存在细胞核,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C.有线粒体的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有线粒体
D.绿色植物是生产者,生产者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