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下列哪些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
①种子的萌发 ②病毒的增殖过程 ③细菌的二分裂过程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 ⑤DNA探针的使用 ⑥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⑥
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凝集素、抗毒素的化学本质均属于免疫球蛋白
B.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C.被结核杆菌感染后,只依靠相应的抗体不能将病菌彻底消灭
D.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40.(6分)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活鸡血、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2支试管,编号A、B,分别加入10%NaCl、蒸馏水;
第二步:在2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活鸡血,振荡摇匀,放置5min;
第三步:分别取2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1滴置于2张洁净的载玻片上(编号),做成临时装片;
第四步:用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本实验设计所依据的理是:动物细胞膜内外出现浓度差时,细胞将发生
______________。
(2)若在检查红细胞的形态时,需要使用高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后,发现视野太暗,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视野模糊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步骤,预期从A、B试管中提取的混合液制成的临时装片,观察到的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更好的说明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还应增加一组实验,其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通市2009届高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39.(6分)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请据图分析回答:
(1)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依赖于[④] 作用。碳元素从生物群落回到大气中主要依赖于[①②③⑤] 作用。
(2)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属于消费者的是 。
(3)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从B到A的传递效率大约为 。
(4)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图中 (填序号)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38.(6分)下图A、B分别表示两种培育新品种的原理、方法。据图回答:
(1)A图所示的育种原理是 ,若②是以①为模板合成的,则③处的氨基酸由___________ 改变成了 ____________(相关氨基酸的密码子如下: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冬氨酸GAC)。
(2)B图所表示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的比例为 。
(3)上述两种育种方法中,能产生新的基因的方法是 。
37.(6分)下图为人体内局部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正常情况下,A中的葡萄糖浓度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参与调节的激素主要有
。A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有关。
(2)当病毒侵入到组织细胞中后,机体一定要通过 免疫,使宿主细胞破裂,释放出病毒,然后再通过 免疫,才能最终清除病毒。
(3)当A和B中的渗透压过高时,引起 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并促进体内
激素释放。
36.(6分)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及其关系的图解,其中A~D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有关物质,据图回答:
(1)图中b物质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A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它为B过程提供了[d、e]____________________。
(3)C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时,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可采取适当降低_____________的措施,抑制_____________(填字母)过程,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35.下列关于动物激素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其中正确的是
A.要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的成熟,一般给鱼注射性激素类药物
B.养蚕时,可以在桑叶上喷洒保幼激素类似物,以推迟作茧时间
C.人工合成的性激素类似物,可用于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D.运动员服用人工合成的雄性激素类似物,以促进肌肉的生长
34.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防止果实脱落 C.获得无子果实 D.促进果实成熟
3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