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0.(24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1)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与T2时,分别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A图与B图所示。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对某种湖泊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上图所示。据图回答:在A、B、C、D四点中,控制湖泊生物的种群密度在 点是该生物最理想的生存条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的点是___________。
(2)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与人类关系特别密切。近年来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我国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禽流感的疫苗。在免疫学上,侵入到鸟体内的禽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__,往往先通过____ ______的作用阻止病毒的扩散,再通过___ _______的作用最终予以彻底消灭。
Ⅱ: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含量,但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主。请回答:
(1)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除了直接感受 含量的变化而发挥调节作用外,还可受下丘脑发出的神经控制,间接发挥调节作用。
(2)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时,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I/G)不同。在摄食后,I/G变 (大或小),这是由于
所致;当饥饿或长时间运动时,I/G变 (大或小),有利于促进 ,维持血糖水平。
(3)若将胰高血糖素注射到体内,尿液中尿素的量将增加,原因是
。
(4)将胰岛B细胞分别接种于含5.6 mmol/L葡萄糖(低糖组)和16.7 mmol/L葡萄糖(高糖组)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高糖组释放胰岛素多。此结果说明 。
(5)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实验方案如下:
①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
②用含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胰岛素的含量。
请指出上述方案的错误:
① ②
5.1880年,科学家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好氧菌大量聚集在如下图所示区域。如果直接用单色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同时使单色光的波长从A点逐渐降至B点(温度、CO2等其他环境条件适宜,在这个过程中,水绵叶绿体中有关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的是:
A.NADPH B.C3
C.C5 D.(CH2O)
4.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扩散得越快
B.欲通过高倍镜观察一个在低倍镜视野右下角的清晰细胞,应先将物镜由低倍换高倍,然后将视野调整清晰,再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直到看清此细胞物像为止
C.将斐林试剂加入到麦芽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D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可以使用的NaCl溶液析出DNA
3.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是发酵工程的中心阶段,随时检测影响发酵过程的各种环境条件并予以控制,才能保证发酵正常进行。影响发酵过程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温度、溶氧量和pH值
B.某种代谢产物在细胞内的积累,将直接导致形成此物质的酶活性下降
C.扩大培养应选用对数期的菌种,采用连续培养的方法可延长稳定期,从而提高代谢产物产量
D.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的谷氨酸是初级代谢产物,其代谢既受酶合成调节,又受酶活性调节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现象,都说明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突触后膜上有分解递质的酶,根据突触的功能推测,此类酶的生理功能应该是使突触后膜及时接受新递质的作用
C.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既增加了血糖的来源,又减少了血糖的去路,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D.微生物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通过酶与代谢过程产生物质的可逆性结合而进行的快
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1.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可能的原因是:
①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 ②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③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④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
31.I.为了解基因结构,通常选取一特定长度的线性DNA分子,先用一种限制酶切割,通过电泳技术将单酶水解片段分离,计算相对大小;然后再用另一种酶对单酶水解片段进行降解,分析片断大小。下表是某小组进行的相关实验。
(I)由实验可知.在这段已知序列上。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为 个和 个。
(2)根据表中数据.请在下图括号中写出相应切点的限制酶的名称。
(3)已知BamH I与BglⅡ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右图所示,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一段含有数个BamH I和BgI II识别序列的DNA分子进行反复切割、连接,若干次循环后
和 序列明显增多。
Ⅱ石刀板是一种名贵蔬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为XY型。野生型石刀板叶窄,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刀板(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
(I)有人认为阔叶突变型株是具有杂种优势或具有多倍体特点的缘故。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用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且为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3)又已知该野生型石刀板种群中含有抗病和不坑病的雌、雄株,这一对相对性状与性别不相关联.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抗病和不抗病的显、隐性关系。(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4)若已证实抗病为隐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基因a控制,阔叶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突变,由基因B控制.则亲代的基因型组合为:AaXBXb×AaXBY,子代表现型为不抗病阔叶的雌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
30.I.试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椰乳能刺激离体培养的曼陀萝幼胚的生长,据此推测椰乳中含有
的物质。烟草薄壁组织离体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细胞大但不分裂,他们将椰乳添加到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细胞就开始分裂,他们推测起作用的物质可能与核酸代谢有关。你估计这种物质就是 。它与 共同作用能诱导烟草离体培养愈伤组织产生根和芽。
(2)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能分裂生长成没有分化的细胞团(愈伤组织)。
①科研人员将菊苣的幼芽嫁接到根愈伤组织上,愈伤组织就可分化而产生维管组织。于是他们推测菊苣的幼芽能产生 的物质。
②他们另做了如右图所示三组实验:
A组:在芽和愈伤组织之间隔一块琼脂.使芽和愈伤组织不能直接接触,结果愈伤组织分化产生维管组织(木质部细胞);
B组: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插入愈伤组织,结果愈伤组织分化产生维管组织(木质部细胞);
C组:把不含生长素的琼脂插入愈伤组织.结果愈伤组织不能产生维管组织(木质部细胞)。
A、B、C三组实验说明 。
Ⅱ·二十世三十年代苏联学者柴拉轩(Chailakhyan)用五株苍耳嫁接在一起,只要把一株上的一个叶片置于适宜的光周期(短日照)下进行诱导,其他植株即使处在不适宜的光周期(长日照)下,最后,所有的植株也都能正常的开花。试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并回答:
(1)为什么用五株苍耳嫁接在一起,只要把一株上的一个叶片置于适宜的光周期(短日照)下进行诱导,其他植株即使处在不适宜的光周期(长日照)下,最后所有的植株也都能正常开花?其原因是:
①植物的成花部位是 ,植物感受光周期的刺激部位可能是 ;
②在感受光周期的刺激后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促进开花;
③促进开花的某种化学物质形成后,通过筛管向最需要的部位运输。
(2)柴拉轩(Chailakhyan)还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不同的光周期类型的植物通过嫁接后,能相互影响开花。如将长日照的植物嫁接到短日照植物的茎上后,可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反之,把短日照的植物嫁接到长日照植物的茎上后,可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这说明 。
(3)将不同的光周期类型的植物通过嫁接后,能相互影响开花。其后代的光周期类型是否会发生改变? ,其理由是 。
(4)上述实验是在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进行的。那么影响植物的开花的非生物因素除了日照长度外还有 (答出两项就可)。
5.右图为某一区域内共同生活的Z、W两物种的食物资源利用曲线。其中,纵坐标表示被Z、W所摄取的食物数量;横坐标表示被Z、W所摄取的食物的种类。下列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A.当a与c之比值越大时.Z与W的种间竞争越激烈
B.当b与a之比值越大时。Z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C.当a值为零时(即摄取食物种类不交叉).Z与W之间不存在竞争
D.当Z与W个体的平均摄食量之比值越大时,则Z在与W的竞争中取胜的概率就越大
3.某同学研究甲湖泊x深度的水体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具体操作如下: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a、b、c,将a玻璃瓶瓶体先包以黑胶布,再包以铅箔。然后,用a、b、c三个玻璃瓶从待测深度的水体中取水,测定瓶中水的氧含量。将a瓶、b瓶密封再沉人待测深度的水体中,经24小时取出,测定两瓶中水的氧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则24小时侍测深度的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情况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Vmol/瓶
B.24小时待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是Kmol/瓶
C.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K-V mol/瓶
D.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是K-V mol/瓶
4·链霉素能与原核生物核糖体上的S12蛋白质结合,从而阻止了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现有一种细菌,其S12蛋白质上有一个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导致S12不能与链霉素结合。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内S1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可能发生了改变
B.S12蛋白质变化的原因是因为细胞内tRNA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链霉素是抗此种细胞的特效药
D.S12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是链霉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