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9.某同学通过对四条不同曲线的分析,得到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①通过甲曲线分析可知所得到这种细菌的产物是次级代谢产物
②乙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
③丙曲线中处于c点时叶绿素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叶片开始变黄
④丁曲线中处于d点时,植物生长素仍能够促进芽的生长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8.用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A B.段曲线表明细胞浓度在逐渐增大
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17.甲、乙、丙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一种生命现象,坐标a、b、c表示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变量。
生命现象: ①生长素的浓度对根和
茎生长速率的影响; ②恒温动物、变
温动物体温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③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变量:Ⅰ:CO2的吸收量(释放量);
Ⅱ:温度 Ⅲ :生长速率
下列关于甲、乙、丙所表示的生命现象及a、b、c所表示的变量组合正确的一组为:
A.甲为① a为Ⅲ; 乙为③ b为Ⅲ; 丙为② c为Ⅰ
B.甲为② a为Ⅱ; 乙为③ b为Ⅲ; 丙为① c为Ⅰ
C.甲为③ a为Ⅰ; 乙为① b为Ⅲ; 丙为② c为Ⅱ
D.甲为① a为Ⅲ; 乙为③ b为Ⅰ; 丙为② c为Ⅱ
16.下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
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
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a、b、c三幅图的横坐标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 B.氧气浓度、温度变化、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D.温度变化、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15.植物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右下图表示小麦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光照强度与光合速
率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小于P点时,光合作用与温度无关 第14题
B.当温度大于20℃时,a点会往上移动
C.在30℃时,人参的光合速率比小麦高
D.在30℃时,提高CO2浓度b点不变
14.对右图所示的坐标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①表示酶的活性与pH之间的关系
②表示工业乳酸发酵时,乳酸生成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③表示细胞中氧气含量与ATP生成量之间的关系
④由南极→赤道→北极的各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3.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有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所作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该叶片呼吸速率与温度和光照时间均成正比
B.该叶片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少
C.该叶片在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
氧气量是3mg
D.该叶片在20℃、10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
固定的CO2量约是8.25mg
12.下图表示20℃玉米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对于曲线的
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A.b点的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移动
B.在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当植物缺镁时b点的位置将右移 D.当环境温度升高时c点的位置将向左上方移动
11.据图所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表明,种群中具有抗
药基因害虫比例B点比A点高
B.若乙图的片段能与RNA
聚合酶结合,则该片段为基因
的编码区
C.丙图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的量均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D.丁图可以表示人体经抗原刺激后,体内抗体量随时间的变化
10.下列对各曲线所表示的生物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B.乙图可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C.丙图可表示呼吸作用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关系
D.丁图可表示细胞中氧气浓度与ATP生成量的关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