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8289  208297  208303  208307  208313  208315  208319  208325  208327  208333  208339  208343  208345  208349  208355  208357  208363  208367  208369  208373  208375  208379  208381  208383  208384  208385  208387  208388  208389  208391  208393  208397  208399  208403  208405  208409  208415  208417  208423  208427  208429  208433  208439  208445  208447  208453  208457  208459  208465  208469  208475  208483  447348 

30.(8分)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今年比往年要低,水少;另外,由于去年是暖冬,今年4月无锡气温在20度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2)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员沿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一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I.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II.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无机盐。然后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

水样编号









A组(原始水样)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组(添加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添加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添加)
0.2
O.2
0.3
l
10
9
7
7
6.5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和下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9.(10分)育种专家们受达尔文进化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

(1)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利用钴60的γ射线辐射植物种子,筛选出不同性状的突变植株。这属于               育种。

(2)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3)通常情况下,控制抗病与染病(A与a)、高秆与矮杆(B与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应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杂交育种的效果较好。从实验植株中获得了显性高杆抗病植株(纯合子),隐性矮杆染病植株(纯合子)为验证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①步骤1:选择       和       杂交。预期结果        

②步骤2:          预期结果:                    (2分)

③观察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                   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试题详情

28.(8分)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以下五项指标(俗称 “乙肝两对半”):

序号
检测对象
中文名称
相关物质及检出的意义
1
HBsAg
表面抗原
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sAg无传染性
2
HBsAb
表面抗体
人体产生,保护肝脏
3
HBeAg
E抗原
乙肝病毒的“内部零件”,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
4
HBeAb
E抗体
表明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性
5
HBcAb
核心抗体
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HBcAg)的抗体,它表示乙肝病毒在复制

(1)人体产生HBsAb和 HBeAb的细胞是        。当得过乙肝且痊愈不久的病人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时,能够产生上述细胞的细胞是               

(2)在两对半检测中,如果出现1、3和5阳性即为“大三阳”。此时乙肝病毒处于_______状态, ___________(有/没有)显著的传染性。

(3)乙肝病毒寄生在人体的细胞中,人体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免疫消灭乙肝病毒,即通过___ 细胞使_____ 细胞裂解死亡而使病毒失去寄生的基础。

(4)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澳抗的来源可能是            

(5)早期的乙肝疫苗来自于澳抗的分离纯化,不光成本高,产量低,而且乙肝病毒中具有侵染性的______________(成分)很难彻底分离,因此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我国卫生部已明确规定,自2000年起,血源疫苗已停止生产及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疫苗。

试题详情

27. (8分)如图A为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是以    形式进行循环的。

(2)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_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图中的__________等过程。②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3)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B,既具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生物是     

(4)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0克,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有机物    克。

(5) (2分)如果将狼引入该生态系统,狼的数量变化情况,请用曲线表示。(纵坐标上的点表示狼的起始数量)

试题详情

25.小李同学做了一个用以测定光照强度与生态系统稳定关系的实验。将若干小球藻、水草及小鱼各一份(完全相同)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并对乙缸进行遮光处理。实验在温度适宜的暗室中进行,从距玻璃缸0.3m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予光照1h,期间用仪器记录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单位是g/m3),结果如下表。

实验结果记录表

 
15W
20W
25W
30W
35W
40W
45W
甲缸
-6
-4
-2
0
+2
+5
+10
乙缸
-10
-10
-10
-10
-10
-10
-10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缸和乙缸中都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但没有分解者

B.实验中乙缸是用来测定该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耗氧量

C.光照强度至少大于30W时才能维持甲缸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D.甲缸在45W时氧气的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

第Ⅱ卷  选择题(共65分)

试题详情

2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暗反应阶段有水产生和(CH2O)产生    B.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C.暗反应使电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    D.暗反应是只在暗处进行的反应

试题详情

23.下列关于酒精在相关实验中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接种前一般要用50%的酒精擦拭双手

B.在提取叶绿体中色素时可用酒精代替丙酮

C.在95%的冷却酒精中DNA的溶解度较大

D.用苏丹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50%酒精洗去浮色

试题详情

2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3/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B.分解者把来自各营养级的能量全部释放到环境

  C.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

  D.人们利用生产者做食物时,比利用其他营养级能获得更多的能量

试题详情

21.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两个四分体

   B.在乙图所示的细胞中,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4个姐妹染色单体

   C.丙图所示过程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D.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睾丸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