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从大气进入植物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后,再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出这个细胞。整个过程中C元素所在的化合物至少经过了多少层膜结构?( )
A.10 B.12 C.6 D.4
11、光照下,小麦(C3)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水光解释放O2 B.固定CO2形成三碳化合物
C.产物ATP和[H] D.光合色素吸收并转换光能
10、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 )
A.①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②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C.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④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9、在下图所示的过程中,哪一事件在2-11阶段没有发生?( )
A.细胞体积减小 B.细胞会逐渐衰老 C.细胞有丝分裂 D.细胞分化
8、人体中的蛋白质经过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
A、多种氨基酸 B、各种多肽和氨基酸
C、二氧化碳、水、尿素 D、多种氨基酸、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7、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也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变式训练]对实验动物进行以下处理:甲切除大脑皮层,乙破坏下丘脑,其它结构保持完整。改变环境温度后( )
A.甲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乙不能 B.甲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乙能
C.甲、乙都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D.甲、乙都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6、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较草原生态系统复杂,其解析内涵不包括( )
A. 处于同一级的生物种类较多 B. 能量可通过其他食物链传递至顶级
C. 某一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D. 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5、在南京生长的短日照植物春小麦移至哈尔滨种植,则其生长和开花情况及产量将会是( )
A、生长和开花情况与种植在南京时相同产量不变
B、生长期缩短,开花期提前,产量提高
C、生长期缩短,开花期延迟甚至不开花产量降低
D、生长期延长 开花期延迟或不开花,产量降低
4、在喜马拉雅山顶部植物分布很少,限制植物生存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空气 B. 海拔高度 C. 光照 D. 温度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