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5.(8分)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 调节。
(2)在遇到危险的环境时,人常常会出现瞳孔放大、手心出汗等紧张现象。这是因为在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 作用。
(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由于
的变化和体内 的结果。
(4)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机理是___ ____。(2分)
(5)由图2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________(物质)联系的。
34.(9分)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患者在幼年时期夭折。现在甲、乙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乙为流行疟疾地区。两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的比例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乙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甲地区人群中的A的基因频率将_________,乙地区人群中的A的基因频率将_________。
(3)如果在乙地区消灭疟疾,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将会发现A基因的频率会_________。
(4)对于一个已出生的孩子,如何利用光学显微镜检查其是否带有镰刀形贫血症的致病基因?(2分)
33.(7分)下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①过程过程的 主要变化是 、 。
(2)基因重组发生在什么细胞中(用图中字母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由1个卵原细胞生成的D与E在基因组成上存在差异,则其原因可能是 。
(4)图中②过程中的 是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
(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则B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
(6)若一次分裂产生的D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则其可能原因是图中 (填编号)过程发生异常引起的。
32.(9分)孔雀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其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是非常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几十年前,德国的一位育种者在众多的孔雀鱼幼鱼中发现一条身体后半部为暗色的个体,并以此个体为基础培育出了“礼服”品种。用“礼服”品种的雌鱼作亲本(P)与其它品种的雄鱼杂交,所得子代(F1)个体中,雌雄鱼均表现“礼服”性状;将子代(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得子代(F2)个体中,雌鱼均表现 “礼服”性状,雄鱼表现为1/2“礼服”性状、1/2无“礼服”性状。
请用“假说-演绎法”对“礼服”性状的遗传进行研究。
(1)“假说-演绎法”的一般步骤为:①提出问题→② →③ →④实验检验→⑤得出结论。
(2)在研究“礼服”性状遗传的①步骤中,你的具体内容是 。
(3)在研究“礼服”性状遗传的②步骤中,你的具体内容是 。(2分)
(4)在研究“礼服”性状遗传的③步骤中,你的具体内容是 (并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基因符号为A、a)。(2分)
(5)根据你的研究,请预测F2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3的性状表现型之比为:雌“礼服”: 雌无“礼服”: 雄“礼服”: 雄无“礼服”= 。
31.(9分)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
(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采用 的方法,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 。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2)如果提出的问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试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 。(2分)
(3)某一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5℃、28℃)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是如何影响的?”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验,每天定时取样一次,并在实验前设计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
时间/天 酵母菌数/个•mL-1 温度/℃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
5 |
|
|
|
|
|
|
|
28 |
|
|
|
|
|
|
|
根据上述表格,有人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够准确反映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请指出该方案不足之处: 。(2分)
(4)另一组同学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3组实验(见下表)。每隔24小时取样并计数,实验结果略。
试管编号 |
培养液(mL) |
无菌水(mL) |
酵母菌母液(mL) |
温度(℃) |
A |
10 |
-- |
0.1 |
28 |
B |
10 |
-- |
0.1 |
5 |
C |
-- |
10 |
0.1 |
28 |
上述实验目的是:探究 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2分)
30.(9分)图一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⑦代表物质,abcdefgh表示生理过程,I-Ⅲ代表B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图二表示该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①是[H],③是 。
(2)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abcdefgh中的a、f、g和 。
图二中乙-丙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3)如果在图二的乙突然升高CO2浓度,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 。
(4)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的形成CO2的生理作用名称 。
(5)⑤、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2分)
(6)在B生理作用过程的I-Ⅲ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 阶段,
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阶段。
29.(6分)有些蚯蚓会在大雨过后爬出地表,科学家们假设蚯蚓爬出地表的原因与蚯蚓的耗氧有关:当雨水将土壤空隙填满时,空隙与水中的氧气不足以供给蚯蚓使用,蚯蚓只好爬出地表以利呼吸。现将两种蚯蚓纤细远环蚓(A. gracilis)及黄颈透钙蚓(P. corethrurus)分别放入已充足打气的密闭水体中,模拟下大雨时蚯蚓在土壤的状况,然后测量牠们在不同温度及不同时段的耗氧量,依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图形的纵坐标代表耗氧量,横坐标代表不同的时段。)
(1)“蚯蚓在水中无法呼吸会溺死”,这种说法合理吗?为什么?
(2)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哪一种蚯蚓会在大雨过后先爬出地表?
(3) 哪一种蚯蚓在哪个温度、哪个时段,排出的二氧化碳最多?
(4) 根据实验结果推论,大雨过后,蚯蚓最有可能会在哪些时段爬出地表?
28.假如右图用来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或者内环境的组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去掉箭头1,则A、B、C、D依次可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 者、消费者、分解者、CO2
B.若去掉箭头1,则生态系统中的A同化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被B同化.
C.若去掉箭头4,则A、B、C、D依次可以表示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细胞内液
D.若去掉箭头3、4,则当过程5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27.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可形成新的基因,但杂交育种不可能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26.下列调节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是
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C.寒冷时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会分泌增加
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