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观察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四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生活状态 B.都必须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C.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D.都需对材料进行染色
5.右图为某种细胞处于某种状态下的图示,对这一图示描述
错误是( )
A.该图为高等植物细胞显微结构图
B.该细胞失水过程中,①内充满了一种大于⑥内浓度的溶液
C.④与⑤结构是该细胞能量转换的细胞器
D.②结构是形成细胞壁的细胞器
4.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
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不同生物体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B、在所有生物体细胞中,各种元素含量相同
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D、组成生物体细胞最基本元素是碳
2.右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图中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核苷酸
B.若②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②是磷脂
C.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元
D.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4种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膜、核糖体和DNA
B.抑制膜上载体活性的毒素会阻碍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
C.神经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都不断进行着自我更新
D.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二)有人试图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大豆进行遗传改良,以获得抗病大豆品种。
(6)构建含外源抗病毒基因的重组DNA分子时,使用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的检测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 |
母本 |
父本 |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
一 |
子叶深绿不抗病 |
子叶浅绿抗病 |
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
二 |
子叶深绿不抗病 |
子叶浅绿抗病 |
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叶深绿不抗病109株; 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
(1)组合一中父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2)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
(3)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
(4)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5)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41(7分)基因程中经常选用的载体-pBR322质粒,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目的基因如果插入某抗性基因中,将使该基因失活,而不再具有相应的抗性。为了检查载体是否导入原本没有Ampr和Tetr的大肠杆菌,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得到如图b的结果(黑点表示菌落)。再将灭菌绒布按到图b的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平移按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c的结果(空圈表示与b对照无菌落的位置)。据此分析并回答:
(1)pBR322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该基因工程中,质粒上的Amrr、Tetr称为 基因。
(2)与图c空圈相对应的图b中的菌落表现型是 ,由此说明目的基因
插入了 中。
(3)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培养基上的过程,属于基因工程基本操作中的 步骤。该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是 。
(4)若用pBR322质粒作为载体,通过基因工程生产食品,是否存在食品安全性问题?试说明理由。 。
42(6分)“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图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种植的各种蔬菜在该生态系统中所属成分是 。
(2)“四位一体”主要应用了 等原理,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的抵抗力稳定性 (填:高、低)。
(3)当地人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专家经过考察后,建议他们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村民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并对原有的生产项目作了一些调整。他们需要调整的项目主要是 。
(4)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沼气等。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它突出的优点是 。
(5)该生态工程中的能量能够更多的被人类利用,原因是
。
43(7分)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
(1)细胞核的________使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在时空上分开,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通过________实现生物大分子的转运。
(2)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通常分泌到细胞膜外的蛋白质需经过________加工和修饰后,以分泌小泡的形式排出。
(3)红细胞膜内K+浓度是膜外的30倍,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6倍,维持这种K+,Na+分布不均匀是由膜上的________所控制;红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糖支链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若去掉这些糖支链,就不会发生红细胞的凝集反应,说明细胞膜表面这些糖蛋白是________。
(4)人工生物膜的主要用途有哪些?________(多项选择)
A.污水处理 B.食品保存 C.海水淡化处理 D.人造器官材料
44、(20分)。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27.(8分)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着丝点一分为二的原因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还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染色体着丝点一分为二的原因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或是受基因控制的)。
实验步骤:第一步:培养洋葱根尖。
第二步:取两个广口瓶分别编号为1号,2号,并装入适量蒸馏水,向1号瓶内加入2mL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向2号瓶中加入2mL蒸馏水。
第三步:将已长出根尖的两洋葱分别转移到1号,2号广口瓶中培养一段时间,只将其根尖伸入瓶中液体中。
第四步:从1号,2号广口瓶中洋葱上分别切取2-3mm长的根尖若干条,并分别进行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步骤制成临时装片。
第五步: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比较并记录有丝分裂后期 (时期)的染色体数目。
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1号、2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等,说明丝点一分为二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
②1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2号瓶的一半,说明丝点一分为二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实验假说、预测实验结果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实验的假设可以是“染色体着丝点一分为二的原因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也可以是“染色体着丝点一分为二的原因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基本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实验的结论要回答实验假设提出的问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