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8989  208997  209003  209007  209013  209015  209019  209025  209027  209033  209039  209043  209045  209049  209055  209057  209063  209067  209069  209073  209075  209079  209081  209083  209084  209085  209087  209088  209089  209091  209093  209097  209099  209103  209105  209109  209115  209117  209123  209127  209129  209133  209139  209145  209147  209153  209157  209159  209165  209169  209175  209183  447348 

31(8分).

(1)                             

 

               ;                 

(2)              。                 

(3)           

32(10分).

(1)               

(2)                             

(3)                  

(4)                              

(5)                             

33(8分).

(1)________, ____                

(2)                     

(3)               。  (4)      

34(6分).

(1)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5(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1(8分).人体体温在一昼夜相差不超过1℃基本能够保持相对恒定,这是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请回答:

(1)当人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传入神经传至      ,可引起         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战,这是机体通过       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维持体温恒定的热量来自于机体细胞              释放的热能;人在38℃的高温环境中或剧烈运动后,人体主要通过        方式及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方式增加散热,以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       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         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3)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        系统共同参与了调节,最终实现稳态。

32(10分).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②为        细胞,④为        细胞。

(2)⑦与④功能上的区别是        ,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         .的模板。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          

(4)过程③表示        ,过程⑤表示            

(5)图中表示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________当机体再次受到同种病菌()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时,由④细胞分裂分化伴随⑦产生的细胞只能对发生免疫反应,不能对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

33(8分) .下图是某种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1)该图是__________植物的叶片结构,如向该植物提供14C标记的CO2,该CO2转移的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④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

(3)该植物中CO2的固定发生在__________处的细胞,CO2与C5结合发生在__________,含有完整的叶绿体,却不能进行完整的光合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

(4)有这种叶片结构的植物的光合作用较没有这种叶片结构的植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要__________(多或少)。

34(6分).下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玉米和大豆的光合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玉米和人参的CO2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及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即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与呼吸量、干物质量、光合作用实际量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的曲线Ll、L2示的植物分别是_____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                   。   

(2)图2中的A点表示           ,Ll、L2表示的植物分别是         

(3)图3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要想获得干物质量最多,叶面积指数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右。

35(8分).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   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氮元素以N2、NO3-和NH4+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生物大分子。

(3)   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NO2-能使DNA中C-G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2010年度襄阳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周考

       生物试题

试题详情

30.小麦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随外界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麦的CO2固定量与外界CO2浓度呈正相关 

B.CO2浓度在100mg·L-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O2

C.CO2浓度大于360 mg·L-1后玉米不再固定CO2 

D.C4植物比C3植物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

试题详情

29.下列有关根瘤菌及其生物固氮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制备根瘤菌DNA时需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

B.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

C.大豆种子用其破碎的根瘤拌种,不能提高固氮量

D.根瘤菌固氮量与其侵入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

试题详情

28.右图中的乙图是将甲装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南方某一晴天一昼夜小室内氧气的增加或减少量而到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如将甲装置中的大豆换为甘蔗,乙图中12时对应的点应向上移动

B.如该植株培养液中缺Mg,那么a点应向右移动

C.a→b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CO2

D.小室内O2总量最大时刻是16点

试题详情

27.下列关于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

B.温室栽培时,在晴朗的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可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C.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强度就越大

D.若土壤中缺乏N、P、Mg等元素,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会受影响

试题详情

26.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注:“+”表示具有该条件)(    )

试管编号




实验
处理
CO2溶液
+
+
+
+
光  照
白光
蓝光
红光
绿光
碘  液
+
+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试题详情

25.下列关于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从上到下最宽的是第3条

B.绝大多数叶绿素a、全部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可以吸收和传递光能

C.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分布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D.叶绿素就是叶绿体中的主要色素,均能吸收、传递与转化光能

试题详情

24.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叶绿素a失去电子即成为强氧化剂,失去的电子将转移给NADP+

B.电能转化的中活跃化学能可储存在ATP和NADPH中

C.不同季节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色素不同,叶子变黄后主要是依赖叶黄素进行光能转化

D.光照条件下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能不断丢失和获得电子而形成电子流

试题详情

23.以测定植物在黑暗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和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记录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组别





温度(℃)
15
20
25
30
35
黑暗中CO2的释放量(㎎∕h)
1.0
1.5
1.8
3.0
3.2
光照下CO2的吸收量(㎎∕h)
2.5
3.3
3.8
3.4
3.2

A.该植物在25℃条件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

B.在35℃条件下,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C.在15℃条件下,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1.5㎎∕h

D.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30℃时相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