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在人体内,下面哪一组物质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
A.胰岛素和胰蛋白酶 B.生长激素和淀粉酶
C.催乳素和呼吸酶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3.科学家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某些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面关于这种方法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用35S标记氨基酸弄清了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的过程
B.用18O标记H2O证明了H2O中氧在光合作用中的传递过程
C.用14C标记的CO2最终证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
D.用含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去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已知某抗原为一蛋白质分子,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如果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根据抗原性质,可以推知,通常组成该抗原蛋白质的肽键数一般不少于( )
A.100个 B.99个 C.90个 D.50个
1.下列哪种元素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循环( )
A.碳 B.氮 C.氢 D.氧
30.根据实验预期结果,设计实验:
现有甲性状和乙性状以及甲性状与乙性状的杂交实验四组:①♀甲×♂乙→F1呈甲性状,②♀甲×♂乙→F1呈乙性状,③♀乙×♂甲→F1呈甲性状,④♀乙×♂甲→F1呈乙性状。根据实验结果设计实验:
(1)可用来说明甲性状为显性性状的实验是 组,对照组是 组。说明甲性状的遗传是 遗传,受 基因的控制。
(2)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实验中的甲性状个体基因型为杂合体的实验是 组,对照组是 组,属于 遗传。
(3)若为细胞质遗传,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受 基因控制。
(4)当亲代的甲性状为显性的纯合子,且产生的F1代为雌性时,
符合伴性遗传的实验是 组。
29.(9分)右图是某种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状物质为抗体。据图回答:
(1)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填标号) 。抗体的分泌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并以[ ] 的形式转变。
(2)在分泌抗体时要消耗由[ ] 提供的能量。
(3)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它能与 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该过程属于 免疫的 阶段。
(4)若该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名称为 。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是 。
28.(3分)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图中4条曲线(a、b、c、d)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O2浓度下,马铃薯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光照非常弱,CO2很少(远小于0.03%);b适当遮荫(相当于全光照的1/25)CO2浓度为0.03%,c全光照(晴天不遮荫),CO2浓度为0.03%;d全光照,CO2浓度为1. 22%。请据图回答:
(1)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以净光合速率为指标)最适温度的变化趋势 。
(2)当曲线b净光合速率降为零时,真光合速率是否为零?为什么? 。
(3)在大田作物管理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不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 )
(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通风 B.增施有机肥 C.延长生育期 D.施碳酸氢铵
27.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对豆科植物进行根瘤菌拌种观察其对产量影响”的课题研究,根瘤已准备好。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
(1)该实验必备的实验器材有:豆科作物的种子、卷尺、秤等。
(2)完善下列实验操作步骤
①选取一块从未种植过 植物的贫瘠土地,用卷尺选取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②将豆科作物的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③将根瘤破碎开来,用清水搅拌成糊状,并对甲组种子拌种;作为对照, 。拌种后,两种种子要及时播种;
④出苗后, ;
⑤成熟后,用秤称其产量并作比较。
(3)设计一张表格用于实验时记录数据。
(4)结果预测: 。
(5)结论: 。
26.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温度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及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若甲图所示曲线为阴生植物,则阳生植物曲线与此比较C点_____(填“左/右/不变”)移。
(2)由乙图知,40℃时,植物体______(填“能/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甲图中______(填“A/B/C”)点表示。
(3)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______(填“A/B/C”).温度为______℃(依甲.乙图分别填一个具体数值)最佳。
(4)丙图是______植物的叶片结构,该植物中CO2的固定发生在图中______处的细胞,CO2与C5结合发生在图中______处的细胞(填数字序号)。
25、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
1 |
2 |
3 |
4 |
A |
特异性免疫 |
细胞免疫 |
T细胞 |
抗体 |
B |
染色体 |
DNA |
基因 |
外显子 |
C |
无性生殖 |
营养生殖 |
嫁接 |
组织培养 |
D |
氮循环 |
共生 |
固氮菌 |
生物固氮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