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08江苏生物)28.(7分)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 。
(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
(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 。
(4)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有
。
(5)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的
异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
3、(08上海生物)(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
(2)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①在温度为10℃、光照强度大于 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不再增加。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L3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的限制因素是 。
②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L2千勒克司,温度分别为10℃、20℃和30℃时的光合速度。
(3)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①当在 千勒克司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相同。
②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2小时单位叶面积可积累葡萄糖 m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③A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 千勒克司。
2、(08上海生物)(11分)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 、
和 。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 期。
(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
(5)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 ,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 。
(6)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本题图中的形式表述):
① ;
② 。
1、(08江苏生物)30.(7分)某班学生选取了江苏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栅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4种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有 。
(2)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 ;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 。
(3)B组测得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栅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这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 和 。
3.(8分)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请回答:
(1)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 。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除了要在重组DNA中插入目的基因外,还需要有
。
(3)提取目的基因采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的切点,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未端的过程示意图。
。
(4)在番茄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叫做 。
(5)从图中可见,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导致了 无法合成,最终使番茄获得了抗软化的性状。
(6)培养②、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 。
(7)上述转基因番茄会通过花粉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传播给其它植物而造成基因污染,原因是 ,请你提出一个上述转基因工程的改良方案,以防止这样的污染发生。 。
29.(6分)高三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小学一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色盲发病率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性状 |
色觉 |
||
表现型 |
正常 |
色盲 |
|
2005届 |
男 |
404 |
8 |
女 |
398 |
0 |
|
2006届 |
男 |
524 |
13 |
女 |
432 |
1 |
|
2007届 |
男 |
436 |
6 |
女 |
328 |
0 |
|
2008届 |
男 |
402 |
12 |
女 |
298 |
0 |
(1) 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可反映出色盲遗传具有 特点。其原因为
。
(2)调查中发现某家族系谱图如右上图:根据此图可知,男性色盲基因传递的特点为 。
(3)若Ⅲ10与Ⅲ8婚配,生育子女中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生育只患一种病男孩的概率为 。为防止病孩出生要进行 ,避免近亲结婚。
1.(7分)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请据下图分析后回答:
图A 图B
(1)若x代表光照强度,反映光照强度影响阳生植物光合速率的曲线是 ,它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 阶段。
(2)如果X代表温度,温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可能是___________。
(3)在外部因素适宜时,反映影响光合速率的内部因素曲线是b,它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有如下体现:
①当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 。
②当CO2浓度影响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此时直接的限制因素最可能是 。
(4)如果在阴雨天气,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斯,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光合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利用图B阐明其原因:
。
资料二: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细胞周期 |
间 期 |
分 裂 期 |
||
前期 |
中期 |
后期和末期 |
||
实验小组1计数细胞个数 |
43 |
4 |
1 |
2 |
实验小组2计数细胞个数 |
44 |
3 |
0 |
3 |
…… |
…… |
…… |
…… |
…… |
全班计数细胞个数 |
880 |
67 |
18 |
85 |
计数细胞总数 |
1 000 |
|||
各时期细胞数的百分比 |
88.0 |
6.7 |
1.8 |
3.5 |
(1)请改正“资料一”中的3处错误。 、
、 。
(2)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2.0h,请根据“资料二”,计算出间期、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和末期所占的时间 、 、 、 (单位: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因而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 。
①取材时间 ②根尖培养温度 ③解离时间长短 ④载玻片厚度
⑤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 ⑥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
4.(8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A__B__,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为aaB__的植株不能开出雌花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__bb或aabb的植株的顶端长出的是雌花而成为雌株。(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若用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2)现有正常植株的幼苗(已知基因型为AaBb),要尽快获得纯合的雄株和雌株,请简要写出育种方案:
。
(3)若上述获得纯合的雄株与纯合的雌株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可能为 。
(4)杂合的雄株和杂合的雌株杂交,请用柱形图表示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4.(8分)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过程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 ,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
(2)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可通过分泌的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生长激素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 。③过程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 技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犊牛。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Ⅱ最可能是
细胞,Ⅲ代表的细胞具有
的特点。
(4)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④过程中的受体细胞如果采用愈伤组织细胞,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 ,⑤过程采用的技术是 。
3.(9分)假说一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科学方法。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呢?有一种假说认为这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请尝试再写出两种假说: 、
。
(2)已知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2全部直刚毛,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l,此时最合理的假说是 ,依据这一假说进行演绎推理,设计一个最简单的验证实验,实验设计思路是 ,请绘出验证实验的遗传图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