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研究人员分别对光合细菌和蛔虫进行各种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你认为该研究人员的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 )
|
核仁 |
光合 色素 |
叶绿体 |
线粒体 |
中心体 |
核糖体 |
纤维素酶处理的结果 |
光合 细菌 |
无 |
有 |
无 |
无 |
无 |
有 |
无变化 |
蛔虫 |
有 |
无 |
无 |
无 |
有 |
有 |
无变化 |
|
|
|
|
|
|
|
|
A.光合细菌 B.蛔虫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
6.下列哪项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 )
A.磷脂双分子层对某些物质的不透性 B.膜载体的专一性
C.细胞膜是单层膜而不是双层膜 D.膜载体的多样性
5.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4.所有的原核细胞都具有 ( )
A.核糖体和线粒体 B.细胞膜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中心体 D.细胞膜和核糖体
3.变形虫在细胞核被移除之后会死亡,这反映了细胞核的哪项功能 ( )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B.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2.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正确描述是 ( )
A.在光镜下为一层单位膜 B.在电镜下为一层单位膜
C.具有分泌和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D.具有选择性地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 )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质
C.有无细胞膜 D.有无核膜
34.(6分)果胶酶能够催化果胶分解,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更
容易,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胶酶的问题:
(1)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
①用搅拌器制苹果泥;
②取6个烧杯编号1、2、3、4、5、6,依次注入适量的30℃、35℃、40℃、45℃、50℃、55℃的水,恒温水浴;
③每一烧杯中放入两支试管,分别装有等量苹果泥和果胶酶 ,保温3min;
④向每组烧杯中的苹果泥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等量的果胶酶,振荡试管,反应一段时间;
⑤过滤,比较获得苹果汁的体积。
a. ③过程中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装在不同试管中,用相同温度恒温处理然后再混合,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
b.有人认为该实验缺乏对照,应补充一组果汁和蒸馏水相混合的实验,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原因是 。
c.若继续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则在实验过程中温度、 等因素应保持不变。(列举两例)
(2)有关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都是蛋白酶 B.催化果胶酶水解的酶是淀粉酶
C.二者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构成纤维素酶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3)由酵母菌发酵生产果胶酶是食品加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之一,若通过固定化酵母菌细胞生产果胶酶,在配置海藻酸钠溶液时,要注意 ,否则可能出现焦糊。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
。
33.(8分)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请回答:
(1)过程①代表的是 。
(2)过程②构建A基因表过载体时,必须使用 和
两种工具酶。
(3)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 ,获得的X是 。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
的 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
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 比较;或用图中
的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32.(8分)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 。
(2)气室中充入5% C02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
(3)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 ,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
(4)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
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⑦利用甲、乙、丙、丁4组上图所示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对比分析。若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