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4.(7分)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一般是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残留癌细胞,在手术后进行化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1)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 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 。
③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2)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
① 。
② 。
(3)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
1 |
2 |
3 |
4 |
5 |
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 |
0.1 |
0.2 |
0.3 |
0.4 |
0 |
细胞数目(个/mL) |
320 |
275 |
186 |
96 |
560 |
①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 原则和 原则。
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分)
33.(7分)某正常人无致病基因,甲、乙、丙三人均表现正常。这四人7号和12号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对应部分的碱基排列顺序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
正常人 |
甲 |
乙 |
丙 |
7号染色体 |
CTT |
CAT |
CTT |
CAT |
12号染色体 |
ATT |
ATT |
GTT |
ATT |
(1)表中所示甲的7号染色体上,该部位碱基排列顺序变为CAT的根本原因是
的结果。
(2)甲、乙、丙三人表现正常的原因可能有:①突变后的基因为 基因;
②突变后的基因 不变。
(3)若表中标明碱基的那条链为非模板链,请写出乙个体第12号染色体上该基因片段转录成的
密码子为 。
(4)若甲、乙、丙体内变化后的基因均为致病基因,且甲为女性,乙、丙为男性,则甲不宜和
组成家庭,因为他们所生后代患相关遗传病的几率为 。
(5)如果某人7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转移到了12号染色体上,则这种变异类型最可能是
。
32.(6分)下图表示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循环利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X若为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则它在 细胞中合成后进入血液,其作用是促进图中的 等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
(2)b过程的发生需要光反应提供 。h过程主要发生在人体的 细胞中。
(3)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能发生d过程的有 。
31.(10分)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_ 。基因突变发生在图1中的哪一段? 。
(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 段(填序号)。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
中的的哪一段变化相同?
(3)雄性激素能促进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 。图5子细胞
的名称为 。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基
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 。
(4)图3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 。
(5)图3-图5中,与图1的C1D1段变化相同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0.(7分)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研究可以在种群、食物链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生态学家研究能量流动做了以下实验:以一定速率加入单细胞藻类喂养水蚤(通常全部被吃掉),并以不同速率移走水蚤,同时移走不同年龄的个体对转化效率(移走水蚤的量/添加的单细胞藻类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横轴表示移走数占亲生幼体数的比率,纵轴表示转化效率,曲线①②分别表示移走的是成年、幼年个体。)
(1)水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成
分),该实验研究的是在 层
次上的能流分析。
(2)研究表明水蚤的收获量总是远小于取食量,主
要原因是 ,
这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3)实验结果表明移走成年个体比移走幼年个体的
转化效率高,原因是 。
(4)研究结果表明,转化效率与 有关。这项研究对渔业生产所具有的指导意义是 。
29.(7分)科学家发现睾丸决定基因是人睾丸发育的必要条件,人睾丸决定基因一般位于Y染色体上,当含该基因的一段Y染色体易位到其它染色体上,人群中会出现性染色体组型为XX的男性(每20000名男子中有一个)。下列为某家系患某种伴性遗传病的遗传图谱,请分析回答:
(1)该遗传病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遗传。
(2)6号个体的睾丸决定基因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
(3)若不考虑基因突变,请解释6号个体不患该伴性遗传病的原因
。
(4)7号个体和8号个体再生一个患该伴性遗传病女孩的几率是 。
28.(9分) 下图一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图二、图三表示外界相关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①②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 。
(2)①过程中产生的[H]用于③过程 。
(3)若将该植物从CO2浓度为0.03%环境转移到CO2浓度为0.5%的环境中,其他环境条件不变,叶绿体中C5含量将 。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将 。
(4)图三中,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40℃时植物体 (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二中 点表示。
(5)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最好控制光强为图二中的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图三中的 ℃最佳。
27.(7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问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
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
,尿素含量 。
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
其是 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
其主要作用是
, 被吸收的葡萄
糖主要通过
作用为细胞提供能量。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细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 的特性。
26.(5分)实验误差是高中生做实验时经常面对的问题,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是中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向试管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2mL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
(2)若利用小麦根尖的成熟区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 。
(3)在含有DNA的氯化钠(浓度为0.014mol/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一段时间后溶液并没有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
(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
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
② 。
(5)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视野中细胞为长方形,并找不到处于分裂期细胞的原因是
。
25.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
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