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已知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牛群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一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理过程。
(2)为了确定有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8.C.甲和乙正交和反交得到的F1均为雄性可育,说明B(b)基因位于细胞核,但不能确定A基因的位置;甲(♂)和丙(♀)杂交得到的F1全部雄性不育,说明甲体内的A基因不起作用,在后代中只有a基因起作用,父本基因对后代不起作用的只有细胞质中的基质。所以基因A(a)位于细胞质中。
8.水稻的雄性可育由基因A、B控制(水稻植株中有A、B或两者之一为雄性可育)。现有甲、乙、丙三种基因型不同(核基因纯合)的水稻,甲不含A、B基因,乙含有A、b基因,丙含有a、B基因,若甲与乙正反交得到的F1均雄性可育,甲(♂)与丙(♀)杂交得到的F1全部雄性不育。则A(a)、B(b)存在于( )
A.两者均存在于细胞核中 B.两者均存在于细胞质中
C.仅A(a)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D.仅B(b)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7、D 每对等位基因杂交后代都有3/4的是显性性状,因而正常合成黑色素个体的几率是3/4×3/4×3/4=27/64。
7、基因A、B、C分别控制酶Ⅰ、酶Ⅱ、酶Ⅲ的产生,这三种酶共同作用可将一原本无色的物质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 X物质 Y物质 黑色素。若两亲本基因型均为AaBbCc,则子代中能正常合成黑色素的个体的几率是( )
A.1/64 B.3/64 C.9/64 D.27/64
6、A 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与遗传病的相关知识及分析和推理能力。由题意分析可知,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是红绿色盲,根据伴性遗传规律来判断,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同时这个孩子还患有klinefeleer综合症,由于这个孩子是红绿色盲,所以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因此可以断定,两条X染色体都来自母亲,与父亲无关。
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leer综合症(XXY型)患者,那么病因( )
A、与母亲有关 B、与父亲有关 C、与父亲和母亲均有关 D、无法判断
5、B 本题联系胚和胚乳发育的知识,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的作用。玉米的黄粒对白粒为显性,纯黄粒玉米的基因型为AA,产生的配子只有一种为A,纯白粒玉米的基因型为aa,产生的配子也只有一种a,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受精卵的基因型都为Aa,发育成的胚的基因型也只Aa一种,但胚乳则不同,胚乳是2个极核与一个精子结合成的受精极核发育来的,极核的基因型与卵细胞一样,则当纯黄粒玉米作母本,纯白粒玉米作父本时,受精极核的基因型为AAa,胚乳的基因型为AAa。而当纯白粒玉米作母本,绩黄粒玉米作父本时,受精极核的基因型为aaA(即Aaa),即胚乳的的基因型为Aaa。所以两株玉米相互授粉得到的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一样都为Aa,但胚乳的基因型都不同为AAa和Aaa两种。本题学生易错选C,认为胚的基因型和胚乳基因型一样,忽略了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胚的发育和胚乳发育的不同点。
5、一株纯黄粒玉米与一株纯白粒玉米相互受粉杂交,比较这两个植株种子发育中的胚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结论是( )
A.胚的不同,胚乳细胞的相同 B.胚的相同,胚乳细胞的不同
C.胚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相同 D.胚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都不相同
4.D 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第一个女儿是白化病患者,可以推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据分离规律可知,他们正常儿子体内携带一个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2/3,他长大后与一个其母是白化病患者的女人(可推知基因型为Aa)结婚,婚后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2/3×1/4=1/6。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