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D.F1测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3.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其主要原因是
A.细菌的等单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不是DNA
B.细菌的等单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在染色体上
C.细菌的等单细胞生物通常进行无性生殖
D.细菌的等单细胞生物无细胞核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代出现性状分离 B.F2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A):雌配子(a)=1:1
C.雄配子:雌配子=3:1 D.雄配子比雌配子多
38.(8分)[答案](1)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①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的活动增强,过程③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依据反射弧写出冷觉是如何产生的?冷刺激→皮肤中冷觉感受器→相关传入神经……→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冷觉。(3)人体长期缺碘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增加,甲状腺增生肿大。(4)人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体温调节有关内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难度适中。(1)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寒冷刺激后,下丘脑会增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量,如图中①过程;使代谢加强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通过③过程产生。(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组成部分,产生冷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因此,根据体温调节的过程,可知产生冷的感觉的过程为: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产生冷觉。(3)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之一,人体长期缺碘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过程③减弱;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加强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调节,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增加,故过程④⑤①和②都会增加。(4)TSH具有调节甲状腺分泌的功能,故当大量TSH受体的抗体结合TSH受体充当TSH并使甲状腺功能增加。此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产生的抗体与自身细胞的错误结合,属于自身免疫病。
37.(11分)[答案](1)体液(或激素)/神经;(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3)下丘脑/皮肤和黏膜/肾上腺素/甲状腺素;(4)水肿(或吸水)升高/抗利尿/渴觉。
[解析]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可通过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实现其稳定。体温的稳态维持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直接参与体温的激素调节,人体大量失水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产生渴觉。
36.(8分)[答案](1)效应B(或浆)/抗体基因/核孔/tRNA一端携带特定氨基酸,另一端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2)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3)核仁;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或抗体基因,缺少模板)。
[解析]抗体是效应B细胞内由抗体基因控制合成的分泌蛋白。该过程需以tRNA作为氨基酸的运输工具,按其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的方式进行氨基酸定位,并且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故凡是影响DNA转录、核糖体形成等因素均能导致抗体合成的不正常。
35.(9分)[答案](1)C;(2)A;(3)受体(或抗原识别受体);(4)氨基酸序列;(5)巨噬/活性T/浆;(6)自身免疫/ D。
[解析](1)第一次感染病原体后,产生相应的抗体需要的时间长,产生的抗体数量少,第二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后,能迅速产生更多的抗体。(2)采取免疫接种(向人体注射灭活抗原),可以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当人体受到相同抗原感染时,能使人体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3)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依靠的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4)抗体的结构不同是由氨基酸的序列不同造成的。(5)、(6)见答案。
34.(10分)[答案](1)突触/突触后膜(每空1分,共2分);(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反射 大脑皮层(每空1分,共3分);(3)内正外负(1分);(4)兴奋(2分)/膜电位(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
[解析]本题结合生理过程模型图解综合考查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过程与神经元上兴奋传导过程,属于考纲理解层次,难度适中。图2是图1中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结构--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结构②为突触后膜。神经纤维B为传入神经纤维,它的细小分枝叫做感受器;接受刺激发生反应属于反射,各种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的中枢同样也在大脑皮层。在静息状态下,电位为外正内负,当接受刺激后,兴奋部位由于电荷的移动,变为内正外负。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33.(10分)[答案](1)第二次免疫反应(1分);(2)吞噬(1分)/抗原(1分)/T淋巴细胞(1分)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2分)/记忆细胞(2分)两种病原体的抗原不同(2分)。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⑴第二次免疫反应由于已经存在大量记忆细胞,所以会产生更多抗体。⑵当病原体侵入的时候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使病原体的抗原暴露,并传递给T淋巴细胞,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淋巴细胞,使B淋巴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一种是记忆B细胞可以发生二次免疫,一种是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记忆B细胞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V1和V2两种病原体的抗原不同。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