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ABD)
A.苏丹Ⅲ染液可检测脱脂奶粉中是否有脂肪的存在
B.发黄的菠菜叶层析分离得到的色素带下面两条明显变窄
C.健那绿染液可使活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现蓝绿色
D.动物细胞制备细胞膜比用植物细胞更容易
6.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D)
元素 |
C |
H |
O |
N |
P |
Ca |
S |
植物 |
43.57 |
6.24 |
44.43 |
1.46 |
0.20 |
0.23 |
0.17 |
动物 |
55.99 |
7.46 |
14.62 |
9.33 |
3.11 |
4.67 |
0.78 |
A.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
B.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低则会发生肌肉抽搐
D.两种生物体内某有机物含C、H、O、N、S,该分子可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5.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现代生物技术也是利用这一点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BCD)
A.人工诱变造成突变率提高,实现了定向变异
B.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基因重组产生了定向变异
C.体细胞杂交技术能产生染色体变异,突破了生殖隔离的限制
D.现代生物技术能改变许多生物的性状,使之更适合人的需要
4.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规律,下列属于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是(ACD)
A.合理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正确地判断出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
C.恰当地运用了统计学方法 D.巧妙地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3.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酶促反应的速度可以用底物消失所需的时间(或产物生成的速率)来表示
B.Ⅱ和工相比较,酶反应速率慢,这是因为温度低,酶活性降低
C.AB段影响酶反应速率的限制因子之一是底物浓度
D.若想探究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还应设置多种温度
2.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CD)
A.变形虫对大颗粒性物质的吞食需借助于膜的选择透过性来完成
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代谢活动
C.光合作用过程中ATP、[H]和O2都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生
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可以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BC)
A.CO2的生成 B.胃蛋白酶的合成 C.mRNA的合成 D.细胞间的识别
15.下图表示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氨基丁酸和1molCO2)。下列有关描述合理的是(ABD)
A.曲线1表示的肯定是谷氨酸的浓度变化
B.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谷氨酸在大约20分钟时完全分解
C.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温度
D.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
14.能全面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二重性的实例是(AD)
A.顶端优势 B.茎的向光性
C.茎的背地性 D.根的向地性
1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BCD)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下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A.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C.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l0℃时的2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