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9839  209847  209853  209857  209863  209865  209869  209875  209877  209883  209889  209893  209895  209899  209905  209907  209913  209917  209919  209923  209925  209929  209931  209933  209934  209935  209937  209938  209939  209941  209943  209947  209949  209953  209955  209959  209965  209967  209973  209977  209979  209983  209989  209995  209997  210003  210007  210009  210015  210019  210025  210033  447348 

2、粪尿量(F)是上个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后被分解者利用。

试题详情

3.2生态系统的功能

(1)、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的源头是阳光(光能)

能量的输入

①相关生理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②输入的总值: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光能的总量。

能量的传递(如图所示)

①途径:能量是以物质的形式沿着食物链或食物网这一主渠道而向前传递的。

②能量的分流:每一营养级的生物获得的能量的分配情况。

I.被该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分解消耗一部分,其中ATP用于生命活动,热能从生物群落中散失到大气中。对于生物群落而言,热能是群落的能量输出。

Ⅱ.进入下一营养级生物(最高营养级生物除外)。

Ⅲ.动植物遗体、枯枝落叶、粪便等被分解者利用。

④能量传递的特点

I.单向流动:食物链相邻营养级生物的吃和被吃关系不可逆转,能量不能倒流。

II.逐级递减:每个营养级的生物总有一部分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每个营养级生物都经自身呼吸而消耗一部分能量。

(4)能量的散失

①散失能量的形式:热能(对生物群落而言,相当于能量输出)。

②散失能量的产生: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而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形成ATP被生物利用,另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到无机环境中。

可用下列模型表示以上内容:

模型说明:1、R ---热能  S---摄入量  T---同化量  C---残存量  F---粪尿量

试题详情

3.1生态系统的结构

(1)结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根据某种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性分为三大类群:

①生产者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方面看属于自养型,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够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生物。绝大多数进行光合作用,少数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

②消费者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方面看属于异养型,虽然存在着不同的级别,但是生态系统的非必要成分。主要指各种动物。不过有些寄生细菌,它们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小型消费者”的角色,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③分解者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方面看属于异养型,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应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也包括一些腐食性动物(如:蚯蚓、蝇、蜣螂等),它们都能分解残枝败叶、尸体、粪便等有机物,故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

总之,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的作用是为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生产者的作用是转化物质和能量;消费者的作用是推动物质和能量在群落中的流动;分解者的作用是把物质和能量归还到无机自然界。

(2)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学一般指的是捕食链)

试题详情

3、生态系统

试题详情

2.2.种间关系的比较

互利共生:强调的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惠互利,若彼此分开一方或双方都不能独立生活。如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白蚁和它肠道中的鞭毛虫等的关系

寄生:也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但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生物,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寄生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如虱和蚤等;另一种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

捕食:强调了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之间没有排斥现象,捕食者选择被捕食者,被捕食者也选择捕食者,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之间,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进行着相互选择,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竞争:强调的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重叠而发生争夺生态资源而进行斗争的现象。如果生态位完全重叠,又没有制约其种群发展的其他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存在,就会发生竞争排斥现象。

试题详情

2.1.群落结构

群落是一个有机的、有规律的系统,它具一定结构。其空间结构明显地表现在垂直分层上,称为垂直结构。森林群落的水平结构表现在镶嵌性上,即组成群落的植物在水平方向的分布不均匀和斑块性。一般来说,群落垂直分层越多,动物种类也越丰富。群落结构亦随时间而改变。

试题详情

2、群落

试题详情

1.4.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

种群数量增长的“S”曲线反映的是种群数量在一个有限环境中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曲线如图。

(1)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由图中看出,种群数量在不同时期或期间的数量有多少之别,种群增长率也有快慢之分。

(2)制约因素:

在0→2期间,食物、生存空间充裕,种内斗争、天敌等因素的制约强度小。

在1→3期间,环境中各制约因素的作用强度逐渐增大,在3时期及以后达到最大。

(3)“S”型曲线与“J”型曲线,波动曲线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在图中,0→3期间,近似于“J”型曲线,可以说“S”型曲线包含了“J”型曲线,但这一段不等于“J”型曲线。(在“J”型曲线中瞬时增长率是不变的,而在“S”型曲线中该值是不断变化的。)

(4)“S”型曲线在生产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根据“S”曲线的特点,由于在1/2K时增长率最大,因此若为了持续获得较多的生物资源,一方面应该设法增大环境满载量K,如加强生物生存环境的管理,另一方面,捕捞、采伐应该在种群数量在达到1/2K以上时进行,而且剩余种群数量保持在1/2K左右。若要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一方面应该设法减下环境满载量K,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天敌等措施,将种群数量尽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试题详情

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所有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的作用是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这种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例如,传染病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容易传播,因而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就大。又如,种内斗争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加剧烈,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也就更大。

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是通过反馈调节而实现的。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增强,使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加,从而使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当种群数量降低到环境容纳量以下时,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减弱,从而使种群增长加快。例如,食物是一种密度制约因素。当旅鼠过多时,草原植被遭到破坏,旅鼠种群由于缺乏食物,数量下降。旅鼠数量减少后,植被又逐渐恢复,旅鼠种群的数量又随之恢复如图所示。

试题详情

1.2种群J型增长模型 在假定①增长是无界的;②世代不相重叠;③没有迁入和迁出;④不具年龄结构等条件下,最简单的单种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通常是把世代t+1的种群Nt+1与世代t的种群Nt联系起来的方程:

Nt+1=λNt或Nt=N0λt其中N为种群大小,t为时间,λ为种群的周限增长率。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