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血液pH通常在7-7.53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加深加快将CO2排出
1.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
A.精子进入输卵管内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10、下列是有关细胞A的4项实验:
实验1:将A接种于一般培养基,结果出现菌落。
实验2:用放射线处理A,以产生a1突变种。将a1接种于一般培养基后,不出现菌落;但在培养基内添加营养物质甲后,就出现菌落。
实验3:另用放射线处理A,得突变种a2。将a2接种于一般培养基后,也不出现菌落;但在培养基中添加营养物质乙后,就出现菌落。
实验4:将a1和a2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数日后出现菌落。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a1和a2分别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上,均不能生长。其原因是,用放射线处理导致细菌A发生了 ,从而缺乏合成营养物质甲或乙的 。
(2)实验1至3表明,物质甲和乙均是细菌A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 代谢产物。在实验2和3中,它们是作为 (备选答案: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加入一般培养基的。
(3)实验4中出现菌落的原因是 。
9、下面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遗传(新品种)
②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药离体培养→若干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芽尖→若干植株→人工选择→新品种。
③正常的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新品种。
④人造卫星、飞船搭载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发生多种变异→人工选择→新品种。
⑤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携带入乙种生物→新生物个体
(1)第①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
(2)第①、②两种育种方法相比较,哪种方法能更快地获得理想品种? 。
请分析说明选择此种方法的理由 。
(3)第③种育种方法中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促使染色体加倍,其作用机理是
。
(4)第④种方法中发生的变异一般是基因突变,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其搭载的种子是选用萌发的(而非休眼的)种子,试阐述原因
。
(5)第⑤种方法中,要使目的基因与对应的载体重组,所必需的两种酶是 。
此方法得以实现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所有生物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决定氨基酸的 是相同的,从进化角度看,说明这些生物间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
8、泡菜是我国人民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有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某校自然科学课外研究小组为了了解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期的时期,以及泡菜在加热煮熟状态下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1、2、3号容量相同的泡菜坛,分别加入0.6kg新鲜莲花菜 ②再在坛中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③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亚硝酸含量以及煮沸后的含量 ④用水封坛,放在15~20℃环境中 ⑤以后每隔4天测量一次,直至泡菜腌熟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15天
所得数据如下表所列:
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未加热)及与加热情况下的对比
亚硝酸盐含量(mg/kg) 时间 |
未加热 |
加热 |
||||
1号坛 |
2号坛 |
3号坛 |
1号坛 |
2号坛 |
3号坛 |
|
封坛前 |
0.15 |
0.15 |
0.15 |
0.15 |
0.15 |
0.15 |
第4天 |
0.6 |
0.2 |
0.8 |
0.6 |
0.2 |
0.8 |
第8天 |
0.2 |
0.1 |
0.6 |
0.2 |
0.1 |
0.6 |
第12天 |
0.1 |
0.05 |
0.2 |
0.1 |
0.05 |
0.2 |
第16天 |
0.1 |
0.05 |
0.2 |
0.1 |
0.05 |
0.2 |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项研究中,要取同样处置的3只坛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曲线及表中的数据,。你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3)该项研究的设计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缺陷,你认为是什么?
6、下面是一个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高效农业新技术与新型有机化学材料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的实用典范,其基本构思和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新型塑料是科学家利用发酵罐提取物及其他物质研制成功的一种可降解塑料。这种塑料超过使用期限后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自然分解,从而能有效地防止“白色污染”。看图并结合生产实际回答有关问题:
(1)科学家把发酵装置与温室大棚建在一起,并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植物秸秆生产环保型的新型塑料,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科学家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对发酵罐中的A过程进行最重要的酶是 ,对发酵罐中B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和温室大棚下层的蘑菇而言,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 ,不同点是 ;新陈代射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
(3)温室大棚的下面种植蔬菜效果不佳,改种蘑菇后不但有了蘑菇这项收获,而且蔬菜产量有所提高。试分析蔬菜增产的原因 。
(4)从利用植物秸秆发酵生产乳酸的实践得知,单一用庄稼秸秆作原料,微生物生长很慢,适当添加哪类物质可加快生产进程?(至少说出两点) 。
(5)对发酵生产和培养蘑菇用的原料在接入菌种前为什么都要进行灭菌?
。
(6)对于缺水的西北地区来说,利用大棚生产还可以节约用水,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
(7)夏季,温室在夜间要通风降温,在蔬菜生产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7、请利用如下实验材料做相关实验,再选择其中的一种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以展示你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才能。
①紫色洋葱 ②白萝卜 ③玉米幼苗 ④新鲜鸡血 ⑤嫩绿菠菜
(1)如用上述材料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等实验。你选择的最佳材料依次是(填图中序号即可) 。
(2)如用紫色洋葱表皮做完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后,又用此装片观察细胞分裂,结果未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请解释原因: 。
(3)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课题:探究镍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甲、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适当的容器和固定材料、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含镍的无机盐。
方法步骤:
① ;
② ;
③ 。
实验预期:
。(2分)
为进一步验证镍元素一定是必需元素,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及结果是:
。(2分)
5、据有关报道0.08mg/ml萘乙酸对菠萝的开花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物小组欲研究萘乙酸对豌豆的开花是否也有促进作用,请你完成下列设计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1)(2分)豌豆开花的特点是 。
(2)(2分)你做这个实验时,应将萘乙酸滴加到豌豆的 部位。
(3)(2分0除此之外还应该 。
(4)(6分)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有(写出三个即可);
;
;
。
(5)(6分)预测实验结果:
;
。
(6)(1分)假如将0.08mg/ml萘乙酸溶液的浓度提高5倍后,对菠萝做同样的实验,最可有的结果是 。
4、人类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以后,很快便将它应用在生物学的研究中,为探明许多生命过程的奥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请回答:
(1)如果用含18O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盆栽植物置于光照下。过一段时间,在植物周围的空气中,能够收集到哪些含18O的气态物质? 。这些物质是由植物体内的哪些生理过程产生的? 。
(2)在运动实验中,如果用含15N的蛋白质饲料饲养体不含15N的大白鼠,在饲料适量的情况下,15N将首先出现在该动物体内细胞的哪一种细胞器中? (线粒体、中心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如果上述饲养过程继续下去,可以发现大白鼠的组织中分离出的哪些代谢产物中有15N? (脂肪酸、肠淀粉酶、肌糖元、胰岛素)。
(3)为了证明噬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可用
|
①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生物培养基。你将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
。
②你用这两种培养基怎样去实现对噬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这样设计的理由。
3、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以瓶状带盖的叶捕捉昆虫,并以其分泌物消化虫体。
为检测此分泌物的性质,有人做了如下实验:
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1cm3瘦肉块,向甲试管中注入2ml新鲜的分泌物,向乙试管中注入2ml清水,振荡两支试管,然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浸入35℃左右的温水中,2小时后观察发现,甲试管内瘦肉块明显变小,乙试管内肉块无明显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该分泌物中可能含有 酶。
(2)甲、乙两试管中, 为对照组。
(3)若要验证温度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取丙、丁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内均应加入 ,并将两试管分别放入 中, 2小时后观察试管内瘦肉块的变化。
(4)若验证pH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再取戊、己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所加入的 成分与丙、丁试管相同,向戊、己两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 溶液,2小时后观察两试管瘦肉块的变化。
(5)若将甲试管内的瘦肉块改为马铃薯块,其他条件不变,你预测马铃薯块有无明显变 化? 。
1、CCTV-2于2009年4月7日报道,卫生部4月6日发布了《苏丹红危险性报告评
估》,报道中提到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
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其毒害性进行了检测。
(1)若实验小鼠为雌性,上图中过程①为 分裂,甲细胞的名称是 。 (2)若该雌鼠的基因型为AaBbDD ,图中1表示性染色体,则2、3、4表示 ,
与本次分裂同时产生配子的基因型 。
(3)用过程②检测有毒物质毒性的指标是 ,所用培养液中除葡萄糖、氨基酸外还有 。
(4)请完善检测苏丹红毒性的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大小相同的六只培养瓶编号1-6,分别加入等量相同的培养液和小鼠细胞。第二步: 。
第三步: 。
结果如下表:
培养瓶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添加剂中苏丹红浓度(mg/L) |
水 |
10 |
50 |
100 |
300 |
900 |
变异细胞比例 |
0 |
0 |
1/106 |
1/106 |
2/106 |
8/106 |
结论: 。
2、Ⅰ.图甲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指的是O2或CO2。图乙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环境中的CO2浓度与CO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曲线,m点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CO2的最低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题中所说的“适宜的条件”主要是指 。
(2)请在图乙中绘出B点之前的部分,使曲线完善,与y轴的交点为A。
(3)当CO2浓度分别为C和n时,图甲中,对应的a~f过程分别是C: ;
n: 。
(4)图甲中的b若指的是葡萄糖,图示还正确吗? 为什么? 。
Ⅱ.赤霉素能促进豌豆茎节间的伸长,生长素也可以促进茎的伸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验证: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实验步骤:
A.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两组
B.将两组豌豆茎切段分别放入两个标号为A、B的培养皿中(培养液成分如图所示),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
C.每隔12小时,测量茎切段长度一次,48小时后,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曲线
(1)以上实验不能准确说明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其原因是:
(2)请完善上述实验,写出你补充的实验设计,并预测整个实验的结果,同时对结果加以说明。
应补充的实验: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实验结果
结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