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1.生命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工程的发展正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在基因工程中,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与用“鸟枪法”获得的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应是一样的
B. 单克隆抗体制备中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能产生相应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C. 人工种子的制作需经历脱分化、再分化的过程
D. 通过发酵工程既可以得到多种抗生素、维生素等,也能得到单细胞蛋白
20.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变化与事实不符合的叙述是 ( )
A.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
B.横轴为氧气分压,纵轴为水稻根细胞对Si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改变
C.横轴为光照强度,纵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改变
D.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生态系统中群落有机物的量,在c点时,改变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k值将改变
19. 某山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人们滥用农药和滥捕青蛙,导致农田中的青蛙几乎消失,虫害严重,粮食减产。近年来当地村民已逐渐认识到上述做法的危害,停止使用有害农药,同时在农科所科研人员帮助下,向农田内放养一小批青蛙;几年来,虫害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农田内青蛙数目逐渐增多。有关科研人员对放养后青蛙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情况进行取样调查,获得结果如右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最好在b点之前进行
B.在图中e点是,青蛙种群数量达到K值,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C.在图中a-c段内,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D.上述情况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18.埃及斑蚊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在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D.第一年的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
17.花斑紫茉莉植株生有绿色、白色和花斑3种枝条,对这3种枝条上的花进行多个分组实验,分别授以白色、绿色、花斑枝条上的花粉。结果:白色枝条上结的种子播种后都长成白化苗,绿色枝条上结的种子播种后长成的植株都为绿色,……。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结果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白化苗无法生长发育开花传粉
C.花斑枝条上结的种子种植后长成的植株一定是花斑植株
D.上述性状仅由细胞质基因控制,与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毫无关系
16.下图一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 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
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③ D.②与④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有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浓度下降引起的
14.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一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种类及转运的氨基酸种类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tRNA种类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一定改变
B.tRNA种类不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不一定改变
C.tRNA种类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不一定改变
D.tRNA种类不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一定改变
13.下列不属于生殖隔离实例的是
A.雄萤火虫给雌虫发出各自特有的闪光求偶信号,雌虫对异种雄虫发出的信号无反应
B.牛蛙的卵和豹蛙的精子能融合成合子,发育一段时间后死亡
C.玉米的花柱很长,拟蜀属植物的花粉在玉米柱头上能萌发,但不能到达子房
D.特纳氏综合症患者缺少了一条X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12. 科学家为研究影响莴苣种子萌发的因素(每组实验中莴苣种子数量均为100粒),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组 |
处理方法 |
一周内萌发种子数(粒) |
一 |
黑暗处理 |
20 |
二 |
暗室中,以适宜强度红光处理 |
98 |
三 |
暗室中,以10-5mol/L的赤霉素处理 |
97 |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种子萌发率 B.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红光提供能量
C.红光处理可能促进种子细胞内赤霉素的合成D.赤霉素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营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