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0021  210029  210035  210039  210045  210047  210051  210057  210059  210065  210071  210075  210077  210081  210087  210089  210095  210099  210101  210105  210107  210111  210113  210115  210116  210117  210119  210120  210121  210123  210125  210129  210131  210135  210137  210141  210147  210149  210155  210159  210161  210165  210171  210177  210179  210185  210189  210191  210197  210201  210207  210215  447348 

4.下列叙述与图示实验不相符的是  (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C.该实验能证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D.加入肝脏研磨液和Fe3+,反应速率总是前者快

试题详情

3.下图是有关生物实验的四幅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①由甲转换到乙时,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B.图②两个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将弯向同一方向

C.图③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要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图④是在缺镁培养液中,长期培养的番茄叶片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

试题详情

2.直方图能直接明了地描述生物学的原理与本质,因此得到了广泛地运用,请你依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直方图,其中错误的是     (     )

试题详情

1.  下列两表为“光质与温度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实验的结果,据表分析,下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生长
性状
红光
远红光

 

茎长度
60.2 cm
98.1 cm

 

茎节数
20.5节
21.0节

 

茎长度 
夜温(15小时)
7℃
17℃
26℃
日温
(9小时)
30℃
-
52 cm
29 cm
23℃
60 cm
50 cm
35 cm
17℃
43 cm
38 cm
35 cm

A.茎的生长与光质及温度有关

B.茎的生长与夜温有关,与日温无关

C.理论上若要促进茎的生长,日温23℃夜温7℃搭配远红光是最佳的选择

D.日温30℃夜温17℃处理比日温23℃夜温26℃处理有较高的净光合产物积累量

试题详情

31.解析  该实验探究的是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关系,实验的假设是顶芽首长一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根据提供的材料(足量的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和实验步骤中的分组可以推断出需要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实验中要注意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既要有不同浓度的相互对照,也要有空白对照,因此10组中有1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他各组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最终观察侧芽的生长情况,实验预期要与实验假设保持一致,也就是浓度越高,侧芽的生长渐弱,直至不能生长。

答案  方法步骤:②将10-2 mol/L的生长素溶液配制成从10-10 mol/L~10-3 mol/L 8种溶液(两相邻溶液浓度相差10倍)④第1组,不做任何生理(其他合理处理亦可);第2组~10组,在去掉顶芽的每组棉花断面上,分别涂抹从10-10 mol/L~10-2 mol/L的等量且适量的生长素溶液

试题详情

30.解析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中出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写遗传图解时注意必要的文字说明(表现型及其图注等)及其比例关系。乙组实验中出现了甜玉米这一隐性性状,说明甜玉米有自交现象,亲本B上发现有甜玉米,就说明亲本B是甜玉米亲本,可以推测套袋环节可能出了问题。亲本B上的非甜玉米都是杂合子,因此杂合子是9/10,播种后观察其后代玉米粒情况,其实就是观察其自交后代的玉米粒情况,可以采用基因频率计算,因为杂合的Tt占9/10,tt占1/10,因此T、t的基因频率分别是9/20、11/20,所以T   ∶tt=(400-11×11)∶(11×11)=279∶121。

答案  (1)显性

(2)如图所示(注意写全基因型、表现型、符号及比例)

(3)套袋(4)甜(5)非甜玉米∶甜玉=279∶121

试题详情

29.I.解析  阳光、温度和水这三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分布起着很大的作用。第(1)、(2)小题都为垂直分布,似乎相同,但影响其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不同的。决定山区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的差异决定了山上、山下植物的种类不同;决定水中绿色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质的不同,随着海洋深度的增加,光量越来越少,就形成了绿藻、褐藻、红藻的分层分布,阳光能够到达的深度极限为海面以下200米,绿色植物在200米以下就难以生存了。第(3)小题鱼类的洄游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影响其洄游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第(4)小题,应根据适应性的特征来推理。发达的根系可以从土壤深层吸收水分,供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鳞片状小叶又可以减少水分的过多蒸发,柽柳根叶的结构特点无疑与水分的吸收与散失有直接关系。(5)哺乳动物换毛及鸟类换羽由光周期引起,即光周期变长时换夏毛(羽),光周期变短时换冬毛(羽)。

答案  (1)B  (2)A  (3)B  (4)C  (5)A

II. 解析  分析调查数据即可发现,在bc段浮游藻类的数量大量增加,。说明此段受到了污染。城市中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工业废渣等均可以造成河流污染。藻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位于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藻类的大量繁殖与N、P的大理增加有直接的关系。由于污染后耗氧细菌大量繁殖,耗氧量大大增加,所以河水中溶氧量下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关,但是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污染严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就会遭到严重破坏。

答案  (1)bc   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工业废渣,生活污水、生活垃圾(2)生产者   第一营养级(3)N、P含量升高(或无机盐含量升高)  较低(4)自我调节   结构与功能(或稳态、平衡)

试题详情

5.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融合过程中一些概念、原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他们对生物学热点领域的发展关注的情况。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细胞代谢旺盛程度、环境温度等呈正相关;由于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基本相似,因而同种或不同种生物细胞均可以相互融合;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由于采用了荧光抗体免疫标记法,而同类生物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相似程度很大,因而难以找到特异性蛋白,采用异种生物细胞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答案  C

试题详情

4.解析  从题干分析,刚开始时各试管质量是相等的,比较①和②,Y1释放出O2、Y2释放出18O2,因此①的质量大于②。比较③和④,同样可推断出③>④;现在比较①和④,释放出的O2与固定CO2的氧原子数目是相等的,因此①=④。

答案  A

试题详情

3.解析  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均要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但只要是活细胞,均有化学成分的不断更新;所有细菌的遗传物质均为DNA;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