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变异育种问题,B项要学生区分几种育种原理及方法,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新基因,而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其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产生新基因。C项和D项在考查学生对单倍体和多倍体概念及培育过程的区分(这是易混点),无籽西瓜的培育,三倍体幼苗就是有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配子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他发育成的植株成为单倍体。
4.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变化情况。谷氨酸是谷氨酸棒状杆菌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开始时产生速率不能为0;当谷氨酸棒状杆菌达到稳定期后,合成的谷氨酸可以从菌体内排出,谷氨酸的产量开始增加。培养基是从细菌生长开始就被消耗并逐渐增大的;消耗速率在微生物代谢旺盛和数目较多时达到最大值。
答案:A
[发散类比]动物和微生物群体数量增长曲线对比
“J”型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无K值,种群增长率始终不变;而“S”型曲线和微生物生长曲线都是在有限环境中的数量变化曲线,有K值,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当环境条件变化时,K值也会随之变化。。
“J”型曲线 “S”型曲线和生长曲线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
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 |
|
区别 |
研究范围 |
只研究种群数量增长阶段的变化规律 |
研究微生物从生长到死亡整个生命周期的数量变化规律 |
纵轴含义 |
种群的实际数量 |
微生物数目的对数,不代表实际数量 |
|
联系 |
①“J”曲线也有调整期和对数期,即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调整期和对数期符合“J”型曲线 ②“S”型曲线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环境的适应期、快速增长期、数目稳定期,曲线总体趋势和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调整期、对数期和稳定期相一致 |
3.两种调节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从调节对象看:酶合成的调节是通过酶量的变化控制代谢速率,而酶活性的调节是对已存在的酶活性进行控制,它不涉及酶量变化。(2)从调节效果看:酶活性调节直接而迅速,酶合成调节间接而缓慢。(3)从调节机制看:酶合成调节是基因水平调节,它调节控制酶合成;酶活性调节是代谢调节,它调节酶活性。
联系:细胞内两种方式同时存在,密切配合,高效、准确地控制代谢的正常进行。
2.酶活性的调节
(1)酶活性调节的对象是酶(组成酶和诱导酶)的催化能力,调节的结果是酶量发生变化。(2)酶活性调节的机制--通过酶与代谢过程产生物质的可逆性结合进行调节。(3)酶活性调节的特点:快速、精确。(4)酶活性调节的意义:避免代谢产物积累过多。
3.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微生物体内有两种酶,组成酶和诱导酶,组成酶是一直存在的酶,其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诱导酶是在诱导物的诱导下才能合成的酶,其合成既受诱导物的控制,又受遗传物质的控制。由题意可知,精氨酸酶是在酪蛋白的诱导下合成的,因此是诱导酶。当生物的某种代谢产物过多时,这种产物和与这种产物形成过程中的某种酶结合,来降低酶的活性,进而减少营养物质向该产物的转变,同时也不会使这种产物在细胞中过剩;所以所谓“既不缺乏也不剩余”指的既包括酶合成的调节,也包括酶活性的调节。
答案:A
[知识链接]微生物代谢的调节 1.酶合成的调节
(1)组成酶在细胞内一直存在,它的合成只受基因调控;诱导酶只有环境中存在诱导物时才能合成、存在,它的合成受基因与诱导物共同控制。(2)酶合成调节的对象是诱导酶,调节的结果是使细胞内酶的种类增多。(3)酶合成调节的机制(本质)--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如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学说。(4)酶合成调节的意义:既保证代谢需要,又避免细胞内物质和能量浪费,增强适应性。
2.解析:本题以酵母菌的异化类型为基础,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装置1装有NaOH溶液用来吸收呼吸放出的CO2,因此装置1中有色液向左移动说明有氧气的消耗,即进行了有氧呼吸;而对装置2来说,用等量蒸馏水来代替NaOH溶液,此时装置2中有色液向左移动的数值表示了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若差值为零,说明消耗氧气量等于产生的CO2量,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若差值为正值时,说明消耗氧气量大于产生的CO2量,这种情况不会出现;若差值为负值(即有色液向右移动)时,说明消耗氧气量小于产生的CO2量;若酵母菌即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时,消耗氧气量小于产生的CO2量;装置2有色液滴右移。总结如表:
|
现象 |
结论 |
|
装置1中液滴 |
装置2中液滴 |
||
① |
左移 |
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② |
不移动 |
右移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③ |
左移 |
右移 |
既进行有氧呼吸, 又进行无氧呼吸 |
答案:D
[误区分析]①没有掌握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方程式、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异同点,没有理清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改变对实验装置中气体体积造成的影响;②注意设计过程中实验基本原则的遵循。
1.解析:本题以新情景为载体,考查芽胞杆菌的特征。引起气性坏疽的芽胞杆菌不能自行合成有机物,说明它一定不是生产者;主要是寄生在人体内,且繁殖速度很快,说明它是消费者;引起气性坏疽的芽胞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属于细菌,细胞内没有核膜和染色体,不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答案:B
[发散类比]
类群比较 |
病 毒 |
原核生物 |
真 菌 |
原生生物 |
结构特点 |
不具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衣壳构成(核酸决定病毒遗传特性,衣壳决定抗原特异性) |
①一般有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对青霉素敏感;②无核膜、核仁及染色体;③无各种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
①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真核生物,对青霉素不敏感;②有核膜.核仁及染色体和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
①单细胞的真核生物,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果胶;②有核膜、核仁及染色体和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
遗传物质 |
DNA或RNA |
DNA |
DNA |
DNA |
可遗传 变异来源 |
基因突变 |
基因突变 |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
繁殖方式 |
复制繁殖,培养病毒需用活的组织细胞培养基 |
二分裂方式繁殖 |
无性繁殖 或有性繁殖 |
无性繁殖 或有性繁殖 |
31.(14分)豌豆豆荚的颜色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豆荚的形状饱满(B)对不饱满(b)为显性,如图1所示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的组成。据图回答:
⑴图1乙中的等位基因是 ;若豌豆基因型如图1甲所示,则其能产生 种类型的花粉。
⑵图1 两种豌豆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是3∶1;图1甲豌豆和其余三种豌豆中的 豌豆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是1∶1
⑶图1中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如图2所示,这两种豌豆分别是图1中的 (从“甲、乙、丙、丁”选择),它们的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与双亲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与双亲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201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用练习(1)答案
30.(16分)某水池中有由7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这个水池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⑴这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填具体生物名称)所固定的太阳能。
⑵在“绿藻→螺蛳→鲫鱼→黑鱼”食物链中,若黑鱼增加1kg,则至少需要绿藻 kg;在这个食物网中,轮虫与鲫鱼的关系是 ,黑鱼的营养级是 。
⑶上图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
⑷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水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几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 。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成分是 。
29.共20分,回答下列I、II两题
I(10分)右图为人体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消失的结构是图中的 (填写图中序号)。
⑵若该细胞为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则其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
⑶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
⑷图中有些遗传物质的传递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它们存在于 中。有碱基互补配对现象,但不能发生A与T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 。
II(10分)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预先放在黑暗中48小时,再用黑纸将叶片左侧上下两面夹住,然后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6小时,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不同部位取下①、②、③三个圆片,放在酒精溶液中加热脱色,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取出后加碘液。请依据上述信息及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中的目的是 ;此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条件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是 (填写图1中的序号),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是 (填写图1中的序号)
⑵图2中D点处限制其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条件是 。
⑶图2中B点处细胞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与此生理活动有关的细胞器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