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0037  210045  210051  210055  210061  210063  210067  210073  210075  210081  210087  210091  210093  210097  210103  210105  210111  210115  210117  210121  210123  210127  210129  210131  210132  210133  210135  210136  210137  210139  210141  210145  210147  210151  210153  210157  210163  210165  210171  210175  210177  210181  210187  210193  210195  210201  210205  210207  210213  210217  210223  210231  447348 

3.多肽水解所需水中的氧用于形成                                     (   )

    A.R基          B.羧基(-COOH)C.羰基(C=O)  D.羟基(-OH)

试题详情

2.下列有关细胞中各化学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若某化合物中:C-92.508%,O-3.520%,N-2.750%,H-1.210%,S-0.006%,Fe-0.006%,该化合物最可能是蛋白质

    B.让示踪原子标记只标记核酸而不标记蛋白质,应选择32P

    C.假定一个细胞中的含水量保持不变,适当提高温度会使结合水与自由水之比减小

   D.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是不变的,无机物的含量变化比较大,特别是水的含量变化最

试题详情

1.下列关于蓝藻与酵母菌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蓝藻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蓝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蓝藻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则不能

    D.蓝藻与酵母菌细胞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试题详情

3.第II卷的第44、45两道题请任选一题作答,如全答只按44题计分。

第Ⅰ卷(选择题  每题1.5分  共60分)

本卷共40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试题详情

2.请将第I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代号上;第II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答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作废。

试题详情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

试题详情

16.(2008年淮南模拟)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将重量相等、生长良好的水稻和菠菜幼苗放入具有营养液的瓶内进行无土栽培实验。营养液由同一种配方的矿质元素溶于自来水中制成。把栽有菠菜和水稻的瓶子平均各分为A、B、C三组,各组的管理和生长状况如下表:(各组的其他实验条件相同) 

实验组
管理
水稻生长状况
菠菜生长状况
A
营养液每天一换


B
营养液每7天一换

较差
C
营养液每15天一换
较差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对A组换下来的营养液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水稻吸收的Si多,而菠菜吸收的Ca多,原因是    。 

(2)B组中的水稻与菠菜相比,水稻生长好的原因是其根                      。 

(3)某同学突然发现加入营养液的矿质元素中不含Cu等必需元素,A组植物仍能很好生长,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 

(4)一同学推测,C组菠菜生长差是因为缺少矿质元素造成的。便设计了如下实验:将C组菠菜分为两等份,一份栽培在新换的营养液中,并且营养液每天一换;另一份仍栽培在原瓶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根据菠菜在新换的营养液中生活是否良好来验证实验假设。此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 

(5)经实验验证C组培养液中不缺乏矿质元素。于是一同学推测C组中水稻生长较差,是因培养液缺氧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验证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预期。 

答案  (1)水稻与菠菜根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通气组织较发达且忍耐无氧环境的能力比菠菜强 

(3)自来水中含有Cu等微量元素 

(4)不正确。新换的营养液中既有必需矿质元素,又有充足的氧气,不能确定C组菠菜是因缺乏矿质元素而生长较差(5)将C组水稻分为两组,向一组营养液中每天泵入空气,另一组不泵入空气,一段时间后观察。若泵入空气的一  

组恢复正常,则说明C组营养液内缺乏氧气 

解析  矿质离子吸收与根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及数量多少有关,某种载体多,吸收该载体运载的离子就多,进行溶液培养法实验时,为验证某种离子的作用,需用蒸馏水配制培养液,因自来水中含较多离子。(4)、(5)两题设计实验时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试题详情

15.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将其中两株番茄幼苗的地上部分同时剪去。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有关矿质元素吸收的问题: 

(1)实验中,向甲、丙两瓶持续充入空气,测量四只培养瓶内溶液中的K+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①表示甲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②表示丙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      ,这一观点可通过       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3)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          ,这一观点可通过        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4)经过一定时间后,如果甲瓶中的番茄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答案  (1)①D  ②B (2)主动运输  甲、乙(或丙、丁) 

(3)能源物质  甲、丙(或乙、丁) 

(4)因蒸腾作用失水,培养液浓度增高,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所以根毛细胞不能吸水 

解析  (1)甲装置各项条件都有利于K+的吸收,为D项曲线;装置丙虽有氧气,能为K+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但无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受到限制,从而K+的吸收和运输受到一定的限制,吸收一点便不再吸收了,应为B项曲线。(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为主动运输,这一观点可通过甲、乙(或丙、丁)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甲、乙装置中只有“有氧、无氧”这一与呼吸作用有关的变量,符合实验设计原则。(3)根进行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地上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可通过甲、丙(或乙、丁)装置加以验证,其实验变量是“有无合成有机物的叶片”。

试题详情

14.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苗,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图中ab段为此提供的依据是             ,表明该过程需要         。曲线bc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              。 

(2)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10℃~40℃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黄瓜幼苗吸收K+速率的影响,预期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               。 

(3)如用缺少某种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黄瓜幼苗的茎尖和新生嫩叶首先出现坏死斑点,则缺乏的元素可能是                     。 

答案 (1)主动运输  K+的吸收速率随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能量  根部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 

(2)10℃到最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Ca或Fe 

解析  (1)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二者都是限制因素。(2)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10℃开始到最适温度,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逐渐变快,高于最适温度其吸收速率会下降。(3)幼苗的幼嫩部位出现病斑说明缺少的元素在植物体内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不能转移,是Ca或Fe。

试题详情

13.作物叶片中营养元素浓度与作物产量的关系曲线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施肥量与作物产量成正比关系 

B.若土壤板结,作物产量处于“5”段 

C.X点是作物获得高产的最低养分浓度 

D.叶中营养浓度处于“1”段时,作物吸收矿质营养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答案  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