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5.分析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森林生态系统发育过程中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地表单位面积上植物叶片的面积数量)的关系[TS)]
(1)由图可见,随着该森林生态系统的发育,森林的叶面积指数也在变化。当叶面积指数达
到 ,森林的总初级生产量达到了最大值,这表明这片森林已经发育到成熟阶段了。
(2)若从净初级生产量方面来看,当叶面积指数达到 时,这片森林的净初级生产量达到了最大值。当叶面积指数超过这一值时,净初生产量开始下降,这是因为 。
(3)从图上分析,人们进行合理开采的最佳时机应是 。
14.下图是某种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家谱,C和F为纯合体,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和E的基因状况是 。
(2)如果A或B一方是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子一代中,携带该基因的机率是 。
(3)假如其子代患病的可能性有25%,那么应是图中 对夫妻。
(4)此隐性遗传病是否属伴性遗传 判断依据是 。
13.下图为某种隐性遗传病的谱系图。(B代表显性基因,b代表隐性基因,图中画斜线的方块
和圆圈分别代表男女患者)根据图分析:
(1)此病为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因为 。
(2)2号基因型为 ,因为 。
(3)6号基因型为 ,因为 。
12.下表表示某海体植物的胞液及海水中的离子浓度。
分析的物质 |
离子浓度(毫克/升) |
|
钾 |
氯 |
|
海 水 |
0.01 |
0.05 |
细 胞 液 |
0.59 |
0.04 |
根据上表回答:
(1)该种植物的细胞从海水中吸收钾和氯的方法是 。
(2)该种植物的细胞对钾、氯离子吸收具有 特性。
11.根据下图的实验装置回答:
(1)A瓶的作用是 ;B瓶的作用是 。
(2)图中不透光玻璃罩D的作用是 。
(3)实验的过程中,C瓶的液体出现 现象。
(4)该实验装置是要证明 。
10.DDT是一种不容易分解、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有机杀虫剂。下面是DDT在生态系统中的生
物富集示意图。
依图说明:
(1)在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数目,由1至5营养级表现为 。
(2)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由1至5营养级表现为 。(3)在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DDT的浓度,由1至5营养级表现逐级 。
(4)DDT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富集,是通过 的渠道,在各营养级的生物体内逐级积累的结果。
9.右图是人的眼球结构图,据图回答: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通过眼球折光系统的 ,房水,
和 到达 形成物像。
(2)物像刺激了[8]视网膜上的 ,这些细胞产生的兴奋沿 传入到大脑皮层
的 ,产生视觉。
(3)当物像落在 处时,视觉最清晰,原因是 ,当物像落在 处时,不能引起视觉,原因是 。
(4)人从暗处走到阳光下, 会变小,这种变化是由 内的平滑肌收缩引起的。
(5)长时间的近距离看书写字,会使 内的平滑肌长期处于收缩状态,最后可能失去调节的灵活性,而造成假性近视。以后仍不注意,就会造成眼球的 ,变成真近视。这时的补救办法是戴适应的 透镜加以矫正。
8.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茎、芽生长关系曲线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A曲线看,生长素浓度在 时,最适于促进 的生长。
②从B曲线看,生长素浓度在 时,强烈促进 的生长,却抑制了 的
生长。
③从C曲线看,生长素浓度在 时,最适于促进 的生长,但此浓度却抑制了 和 的生长。
④从三条曲线的共同特点可以看出,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
度 生长,高浓度 生长。
7.下图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图谱,请据图回答:
(1)A细胞经 分裂形成B细胞,B细胞处在 期。
(2)A细胞经 分裂形成C细胞,C细胞处在 期。
(3)A细胞经 分裂形成D细胞,D细胞处在 期。
(4)A细胞经 分裂形成E细胞,E细胞处在 期。
6.用水蚤(一种水生小动物)进行如图实验。请回答:
(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为 。
(2)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
存在着 ,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的。
(3)能在20℃环境中生存的个体都是 的个体,而能在28℃环境中生存的个体都是 的个体。因而,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
(4)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28℃环境中生活的水
蚤移入20℃环境中也将引起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 ,就要被环境所淘汰。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