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将一株植物的叶片去掉一半后,短时间内将不会直接影响该植物 ( )
A.对水分的吸收
B.生长速度
C.对矿质养分的吸收
D.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下面列出的①--⑨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各种物质和结构,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核酸 ②蛋白质 ③液泡 ④叶绿体 ⑤线粒体
⑥核膜 ⑦核糖体 ⑧细胞膜 ⑨细胞壁
A.①②在噬菌体、大肠杆菌、衣藻、草履虫体内都存在
B.①--⑨在衣藻体内都存在
C.⑥⑦⑧在青蛙和衣藻体内都存在
D.除④⑥外,其余物质或结构在大肠杆菌和衣藻体内都存在
1.某研究人员用营养液培养植物,在培养之前和培养之后分别对营养液的成分和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单位:g/L |
A |
B |
KH2PO4 |
0.4 |
1 |
KNO3 |
3.6 |
5 |
Ca(NO3)2 |
4.12 |
5 |
MgSO4 |
1.2 |
2 |
H3BO3 |
3.68 |
2.86 |
MnCl2 |
1.92 |
1.81 |
ZnSO4 |
0.35 |
0.22 |
CuSO4 |
0.14 |
0.08 |
H2MoO4 |
|
0.02 |
FeEDTA |
|
1 |
A.植物在缺乏B时,会花而不实,B元素会影响花粉粒的萌发
B.A组数据是培养后测得的,在培养过程中由于离子被主动运输,使培养液中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C.部分物质浓度增大,说明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过程
D.该培养液还不能叫完全培养液,因为缺乏C元素
2、以下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演替的开始是早期出现的生物逐渐改变了该地区的环境,而环境的改变不能够影响生物群落 B.早期群落以物种多样性高,结构复杂等为特征 C.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群落演替 D.群落演替是自然发生的进程,人类不能够影响其顶极群落
解析:A选项中生物会影响环境,环境也会影响生物;B选项中,顶级群落才体现出物种多样性高、结构复杂这些特征;顶级群落虽然处于平衡状态,但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如大量砍伐会严重影响生物群落。
答案:C
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右图所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 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解析: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所引起的。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对大气中CO2的浓度改变不会有很大影响。
答案:B
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乙和丙属于同一营养级,所以①中食物链表示是错误的;乙和丙最可能的关系是竞争,而③得曲线表示的是共生。
答案:D
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们通常将大豆和玉米实施套种,大豆和玉米之间的关系为 。农田中经常发生虫害,若调查该农田某种害虫虫卵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废弃农田上会发生群落的演替,该演替的类型是 。 (2)秸秆在沼气池中处理成沼渣后肥效提高,这是因为 。
(3)为了提高蔬菜产量,人们通常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原因是 。
(4)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5)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 。(增加、减少)
解析:(1)大豆和玉米套中后,会争夺阳光、水分和无机盐,两者为竞争关系。害虫的虫卵不会跑动,所以,采取测量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在弃耕的农田上发生的演替,我们成为次生演替。(2)植物不能利用有机物,要先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植物才可以利用。(3)蘑菇是真菌,是分解者,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利用CO2,而蔬菜可以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4)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不可以循环利用。(5)食物链越长,损失的能量越多,2/3的玉米喂鸡,玉米、鸡和人组合的食物链损失了更多的能量。
答案:(1)竞争;样方法;次生演替。 (2微生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蘑菇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可以提高蔬菜光合作用强度。 (4)物质循环再生
(5)减少 6、(2010北京宣武4月质检)圆明园遗址公园是距北京市中心最近的、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景观。这里生存着多种多样的沉水植物(多种水草)、挺水植物(荷、菖蒲、芦苇等)和陆生植物。还生活着以蝗虫为主的多种昆虫。水中有螺、沼虾、鱼类。此外还有蛙、蛇、鹭、野鸭以及野化的家猫等动物。回答以下问题: (1)圆明园遗址公园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早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 (2)对运动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
①上表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___________。 ②圆明园遗址公园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鱼类与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 ③若用大量的杀虫剂杀除蝗虫等“害虫”,不利于生态系统营养的稳定。 (3)近年来,圆明园遗址公园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有计划的清除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对圆明园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_______。 (4)圆明园是北京地区金线偶褶蛙的唯一产区,为探察这一物种在该区的______。对其进行了取样研究,第一次捕获120只,测量并作标记后释放,两周后,再次捕获的100只中有15只带有标记,此环境中大约有金线侧褶蛙_________只。
解析:(1)这些植物都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以是水平分布的。(2)①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②蝗虫、螺、沼虾和鱼类属于初级消费者,所以是第二营养级。鱼和沼虾有共同的食物,两者为竞争关系,有些鱼以螺为食物,两者又构成捕食关系。(3)略(4)120*(100/15)=800
答案:(1)水平结构 (2)①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与能量 ②蝗虫、螺、沼虾、鱼类 竞争与捕食 ③蝗虫等昆虫是食物链(食物网)的重要环节,影响其它营养级(物种)的生存。(杀虫剂会造成环境污染,通过食物链影响其它物种的生存或其它合理的答案) (3)破坏了物种多样性 (4)种群密度(种群数量) 800
6.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结果如图:
(1)由图中曲线可知,60℃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 __ _____。
(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_____。
(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②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红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结果预测: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产生还原糖。由图分析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还原糖的含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60℃时还原糖含量最高,说明此时淀粉酶的活性最大。(2)土豆含有大量的淀粉,但不含还原糖,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少淀粉酶,淀粉不能被水解为还原糖。(3)此小题是简单的条件限制性实验设计。分析该实验的题目是“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可知单一变量是有无淀粉酶,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实验的自变量为土豆提取液(去淀粉),用红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设置对照,因变量为还原糖,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试管A中没有淀粉酶,不反应,仍为斐林试剂的蓝色,试管B中有淀粉酶,与淀粉反应生成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能产生砖红色沉淀。
答案:(1)还原糖是酶促反应的产物,60℃是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条件
(2)土豆不含淀粉酶
(3)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第二步: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
第三步:等量的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注入C试管混合均匀 沸水加热2min
实验结果预测:A试管内液体为蓝色,B试管内液体为砖红色
5.尿液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病等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尿糖检测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④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说明形成了较多的氧化亚铜沉淀,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
B.刚采集的尿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若呈紫色,说明尿中含有蛋白质
C.过程①可以看出葡萄糖氧化酶能作为新型生物去氧剂,若加入啤酒中可延长啤酒保质期
D.为确诊患有糖尿病,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
解析:CD 若试纸呈深棕色,说明形成了较多的氧化亚铜沉淀,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还原性糖不能肯定是葡萄糖;刚采集的尿液中有尿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可呈紫色;葡萄糖氧化酶可以将啤酒中的葡萄糖和氧气消耗,减少醋酸菌的氧化作用。
4.右图表示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②③④构成了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②③④的特定排列顺序所含的遗传信息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解旋酶可使⑤处的化学键断裂
D.DNA连接酶可连接①处断裂的化学键
解析:B 遗传信息的表达要看在不同的细胞和不同的环境。细胞的分化就是基因的选择表达。在基因的结构里面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的区别。关于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的结构课本上有介绍属于识记。解旋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在这里是正确的。
3.脂肪贮存较少的健康人,禁食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频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脂肪氧化供能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 B.蛋白质氧化供能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
C.脂肪转变成糖类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
D.蛋白质转变成糖类时,通过脱氨基作用产生了大量尿素需要排出
解析:D 禁食一段时间,血糖含量下降,脂肪,蛋白质水解补充;但脂肪贮存不足,则蛋白质脱氨基作用转化成糖类补充血糖,蛋白质通过脱氨基作用,含N部分转化成尿素,而不含N部分则转化为糖类或者氧化分解,尿素大量产生且需要排出体外,所以会出现尿频现象
2. 下列有关细胞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测得某种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及其含量分别是:C-92.39%,O-3.52%,
N-2.75%,H-1.21%,S-0.006%,Fe-0.006%。该有机物最可能是蛋白质
B.如果希望用示踪原子标记的某种有机物只被组合到核酸而不组合到蛋白质中,应选择32P
C.假定一个细胞中的含水量保持不变,提高温度会使结合水与自由水之比减小
D.一个细胞有机物的含量是不变的,无机物的含量变化比较大,特别是水的含量变化最大
解析:D 正常细胞时刻进行着新陈代谢,各种物质尤其是有机物不停地更新,含量处于动态变化中。
2. DNA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习题精选精练精析]
1. 胰岛素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生成胰岛素(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前胰岛素原遇双缩脲试剂会发生蓝色反应
B.在胰岛素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协
同配合
C.信号肽酶作用的部位不可能是肽键
D.前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氢用于形成-SH和-OH
[解析]选B。前胰岛素原水解的部位是肽键,所需H2O中的氢用于形成-NH2和-COOH。前胰岛素原、胰岛素原和胰岛素都含有肽键,遇双缩脲试剂可发生紫色反应。信号肽酶作用的部位可能是肽键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合成及分泌过程需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作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