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10福建三校期中联考)下面是科学家探明基因的历程,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
A.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假说一演绎 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一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答案C
24.(10娄底市联考)(8分)材料 苏云金芽孢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体内一端形成芽孢,另一端形成一种被称为伴孢晶体的蛋白质晶体。菌体破裂后释放出芽孢和伴孢晶体,伴孢晶体本身并无毒性,是毒素的前体。当昆虫吞食伴孢晶体后,在肠道内碱性环境条件和特定的蛋白酶的作用下,伴孢晶体变成毒素分子,能使小肠上皮细胞萎缩退化,昆虫停食,最后脱水死亡。科学家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这个特性,在实验室大量培养,制成生物农药,洒在农作物上,让害虫吃后中毒死亡。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到农作物体内,培育出抗虫品种。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切断a处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 ,切断b处的酶是 ______。
(2)作为目的基因载体的细菌质粒往往要带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是否表达,最简便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到农作物体内后,也能产生伴孢晶体蛋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基因工程改良动植物品种,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大面积种植抗虫棉对该地区生态平衡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8分,每空1分)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解旋酶 (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3)检测棉花是否有抗虫的性状(或检测棉花细胞中是否有抗虫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
(4)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5)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6)①破坏食物链; ②影响生物多样性等
题组五
23.(10长沙月考)(12分)现有从细菌体内提取的一个DNA分子(称为第一代),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在实验条件下合成新的DNA分子,请回答:
(1)第二代每个DNA分子中有____条3H的脱氧核苷酸链,第二代DNA分子之间的碱基对排列顺序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已知第一代DNA分子中含40 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占35%,那么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补充____ 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下列是由氢键相连的两个脱氧核苷酸,其中正确的是( )
(4)此DNA分子中有一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能控制一种特定蛋白质分子的合成,若此片段中含6 000个碱基,则此蛋白质分子中最多有______个肽键。
(5)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________。
答案:(12分)(1)1 相同 (2)36 000 (3)B (4)999 (5)C或G
22.(9分)(10桂林十八中月考)
1993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
(1)转基因抗虫棉能有效地杀死棉铃虫,从而降低该种害虫的 。
(2)如果要获取豇豆细胞中的抗虫基因,一般是采用 的方法。
(3)要使运载体与抗虫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 进行切割。假如运载体被
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则能与该运载体连接的抗虫基因的分子末端是
。采用
将运载体与抗虫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
。.
(4)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土壤农杆菌中,然后用该菌去感染棉花细胞,利用
的表达来检测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再利用 技术将受体细胞培育成具有抗虫能力的棉花植株。 .
(5)基因工程成功的标志是 的成功表达。
答案:
21.(10内乡一高月考)花粉粒通道法是指利用植物受精后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目的基因导入尚不具备细胞壁的合子,形成含有目的基因的胚。经培养、筛选,可获得有特定性状的转基因植株。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了减少盲目性,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途径来获得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才能获得相应的植株
C.所得转基因植株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形成该植株时无脱分化过程
D.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可避免目的基因通过花粉传递而造成“基因污染”
答案B
20.(10内乡一高月考)下列内有关“基因探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探针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探针测序
C.待测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基因探针测序
D.基因探针技术可用于疾病诊断和环境监测
答案C
19.(10耀华中学月考)2005年3月12日到5月14日,我国有34位志愿者接种了不同剂量的单个疫苗[DNA]疫苗或痘病毒载体疫苗(MAV)]或安慰剂,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近年来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核酸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酸(DNA)疫苗导入人体需要使用适当的基因工程载体
B.导入人体的核酸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C.核酸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的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核酸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的
答案B
18.(10耀华中学月考)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实现了物种间的DNA重组
B.全过程都在细胞外进行
C.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D.可能通过对天然基因库的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带来不利
答案B
17.(10天津市红桥区月考)某小鼠的癌细胞具有氯霉素抗性,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将无氯霉素抗性的小鼠体细胞核取出,注入去核的小鼠癌细胞中,然后将这种重组细胞培养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该重组细胞不能分裂生长。这一实验可以说明( )
A.该重组细胞具有氯霉素抗性 B.氯霉素抗性属于细胞核基因遗传
C.氯霉素抗性属于细胞质基因遗传 D.核移植过程中核基因发生了突变
答案B
16、(10东北育才中学二模)在亲子关系鉴定中,收养的孩子有时要求做DNA检测。这些检测要比较孩子的DNA与可能双亲的DNA。从这些关系中,可确定亲子的可能关系,这是由于( )
A.父亲的碱基序列决定子女的碱基序列 B.父母与子女的碱基序列比非家庭成员的碱基序列更相近
C.对每个家庭而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特定的
D.亲缘较近的个体间,突变率相同
答案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