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0658  210666  210672  210676  210682  210684  210688  210694  210696  210702  210708  210712  210714  210718  210724  210726  210732  210736  210738  210742  210744  210748  210750  210752  210753  210754  210756  210757  210758  210760  210762  210766  210768  210772  210774  210778  210784  210786  210792  210796  210798  210802  210808  210814  210816  210822  210826  210828  210834  210838  210844  210852  447348 

4.用化学分析法测得某有机物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元素   C  O  N  H  S  Fe

含量(%)  92.393  3.518  2.754  1.214  0.006  0.006

A.核酸         B.脂肪        C.蛋白质       D.糖类

解析:核酸只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脂肪和糖类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蛋白质主要由C、H、O、N4种化学元素组成,很多重要蛋白质还含有P、S两种元素,有的也含微量的Fe、Mn、I、Zn等元素

答案:C

试题详情

3.如图所示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I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I脱氧核糖核酸、II核糖核酸、III核酸

B.I染色体、II DNA、III基因

C.I固醇、II胆固醇、III维生素D

D.I蛋白质、II酶、III激素

解析:A项中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包含在核酸中。

B项中基因应该在DNA的范围中,III代表的小圆在II代表的小圆中。D项中酶和激素所代表的小圆应与大圆形成交集形式,因酶还有少量是RNA,激素大部分是其他化学成分。

答案:C

试题详情

2.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

A.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B.所有生物的组成成分都有DNA

C.只有多糖、蛋白质、脂肪三类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D.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的物质是储存能量的淀粉或糖原

(解析)选A。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有些生物的组成成分中没有DNA,如烟草花叶病毒。核酸也是以碳链为骨架组成的。“生命的燃料”是指葡萄糖,它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 A

试题详情

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D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R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质

B.蛋白质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有关

C.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D.R基为-CH3和-C3H5O2的二肽分子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8:14:5

(解析)选D。DNA和RNA合成的主要场所都是细胞核,而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而不是RNA;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分别计算出两种氨基酸中C、H、O的原子个数,然后再减去一个水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得出C、H、O原子的数目比例。

答案 D

试题详情

18、如图是Grove及Williams等科学家在1975年利用A、B两种植物在温室中所进行的一组实验。各组实验的外部条件一样(如光照、温度等),进行的时间一样。

柱状图(1)表示第1组实验结束后,称得A种植物的干重(去除水分后的质量),并将此质量设定为1;其余柱状图分别表示的是各组实验结束后,称得的A种植物干重与第1组A种植物干重的比值。第1组:A种植物单独种植于盆中。第2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盆中,地上部分分别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两容器中。第3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分别种植于与第l组条件相同的两个盆中,地上部分则同时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中。

第4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均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及盆中。请回答:

(1)该实验主要是研究生态方面的   因素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

(2)在Grove及Williams的实验设计中:

①设置第1组是为了          。

②设置第2组是为了研究          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③设置第3组是为了研究          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3)本实验中,A种植物与B种植物间地上部分竞争与地下部分竞争两种情况相比较,对A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更大的是       。请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为实验设计分析类题目。由图中可看出生物种间竞争既可以发生在叶片对空间、阳光等的争夺,也可发生在土壤中根对水、肥等的争夺。另外从生长受影响的程度来分析竞争的剧烈程度的比较。而无竞争关系的一种生物单独生长时即作为对照组,符合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而多组实验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可分析单一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情况。

答案:(1)生物

(2)①对照  ②地下部分有竞争时  ③地上部分有竞争时

(3)地上部分竞争地上部分有竞争时,干物质重量减少更多

试题详情

17.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两种草履虫,即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予细菌作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并给予细菌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一--,不能正常生长的是--。

(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

(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转变为--。

(4)如果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说明原因。

(解析](1)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培养16天后,有尾草履虫均消失,只有双小核草履虫继续存活其中。

  (2)比较两种草履虫单独生长的数量曲线图,可以发现,双小核草履虫比有尾草履虫世代时间略短,因而繁殖速度略快。生物学上把这样两个物种之间为争夺生活资源而发生斗争的现象称为(种间)竞争。

  (3)双小核草履虫在与有尾草履虫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数量递增。递增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到食物等因素的限制,双小核草履虫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间也会发生斗争,逐步使其繁殖数量与细菌的数量达到此起彼伏的平衡。因此,双小核草履虫的发展趋势是先递增后稳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间的关系由竞争转变为种内斗争。

  (4)在自然环境中,没有像上述实验中那样简单的环境,因而极少有因单纯竞争造成一种动物被淘汰的现象。实际上,在自然界这两种草履虫是可以生活于同一池塘中的。虽然两者生长速度不同,但池塘中还有其他因素介入,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答案:(1)双小核草履虫  有尾草履虫

  (2)由于双小核草履虫繁殖速度略高于有尾草履虫,具有一定优越性,因此在食物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它能胜过有尾草履虫而生存下来

  (3)先增加后稳定  竞争  种内斗争

  (4)不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原因: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

试题详情

16、20世纪50年代,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刚果盆地,三年后,水葫芦征服了所有水生

植物对手,反客为主,在刚果上游1500公里的河道上蔓延,阻塞了航道。为了消灭水葫芦,

当地政府花费巨资,沿河喷洒除草剂,但不到半个月,水葫芦又迅速生长起来。最后是请来

了海牛,一条海牛每天能吃掉40多平方米的水葫芦,于是河道畅通了,刚果河又恢复了往

日的生机。请回答:(8分)

(1)水葫芦与其它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葫芦在刚果之所以能战胜所有对手,并在河道上蔓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请运用生态学原理对用除草剂海牛消除水葫芦的效果及其影响作出评价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当刚迁入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种群增长速率较快,接近“J”型曲线,当繁殖到一定程度后,环境中的容纳量接近饱和,种群增长减缓接近“S”型曲线,最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答案]:

(1)竞争 

(2)当地养料、空间充裕,气候适宜,且没有天敌(或环境条件理想)

(3)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用除草剂消灭水葫芦,费用大,有污染,且水葫芦很快适应,效果不佳。海牛以水葫芦为食,能有效控制水葫芦,成本低且无污染。

试题详情

15.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请利用新鲜鸡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1)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新鲜鸡血、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

A.方法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各2mL。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别取三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置于3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管中滴1滴5%的盐酸溶液,乙管中滴1滴l%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min,再分别测定pH并记录。

①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需要的实验证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稳态维持中,渗透压和pH维持稳定的机制,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时要用到显微镜,题干中指出本实验为验证实验,所以预期结果应与实验结论相符,同时要注重对照原则的运用,如(2)中缺少对照组,应加入。同时注重单一变量原则的应用。

答案:(1)丸②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新鲜鸡血,振荡摇匀,放置5min  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

B.在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保持原来的形状;在10%的NaCl溶液中的红细胞失水皱缩;在蒸馏水中的红细胞吸水破裂

(2)①缺少对照组,应再增设两个加蒸馏水的试管为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  ②增设两个缓冲液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前后的pH也基本不变

试题详情

14.一个外来物种种群侵入到一个新环境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  )

 A.该种群由于不适应新环境而遭淘汰

 B.该种群数量增长不受新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制约

 C.该种群威胁到新环境内物种的多样性

D.该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解析) 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环境中,可能由于不适应新环境而被淘汰;也可能对新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而呈“J”型增长,从而使该种群对新环境中的物种多样性造成威胁;入侵生物在新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存在着竞争关系,因而其数量的增长要受到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制约。

答案  A、C、D

试题详情

13.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K是环境条件所允讦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B.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C.假设这是-个鼠的种群,可通过降低K值,来减少鼠害

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解析) 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当环境容纳量变小时,K值也会变小。当为K/2时种群的增长率最高,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保留至K/2,可持续获得高产。

 答案  A、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