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0782  210790  210796  210800  210806  210808  210812  210818  210820  210826  210832  210836  210838  210842  210848  210850  210856  210860  210862  210866  210868  210872  210874  210876  210877  210878  210880  210881  210882  210884  210886  210890  210892  210896  210898  210902  210908  210910  210916  210920  210922  210926  210932  210938  210940  210946  210950  210952  210958  210962  210968  210976  447348 

3.(10广东卷) 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移植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在患者体内

A.正常生长              B. 增殖并分化成多种细胞

C.分泌抗体              D. 杀死各种病原菌

[解析]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白血病又称血癌,病人产生大量的异常白细胞,而正常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产生量减少。移植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和淋巴细胞,因此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答案]B

试题详情

28.(10江苏卷)(6分)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期、S期和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

    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   ▲  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2)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  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

  ▲  。

  (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人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人过量胸苷约  ▲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 h,M期时长为l.9 h。若要在显徽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  ▲  (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5)在光学显徽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  。

[答案]

(1)2.2

(2)M 12→24→12

(3)7.4

 (4)甲

(5)动物肠上皮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形成细胞板

[解析]本题借助细胞周期的DNA含量变化曲线考查细胞周期及分裂期特点,同时考查学

生的识图判断能力。

(1)根据题意S期细胞被标记,洗脱放射性的胸苷后,S期的细胞经G2期变化后变为M

期细胞,故最短时间为G2时期,即2.2h

(2)细胞间期细胞数目最多,因此从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其细胞总数比例最

大值,即变为间期细胞,故经历的时间为分裂期的时间,即M期的时间。因染色体只在分

裂后期加倍,故分裂期染色体数目变化为12-24-12

(3)加入过量胸苷后,只有处于S期的细胞被抑制;刚结束S期的细胞,再次经过G2、M、

G1期后再次到达S期后受到抑制,经历时间为2.2+1.8+3.4=7.4h。其他各期细胞达到S期的

时间均短于该时间,故加入胸苷后7.4h后细胞都停留在S期

(4)从图可知,甲动物分裂期所占时间比例为1.8/(3.4+7.9+2.2+1.8)=1.8/15.3=11.2%;乙动物分裂期的比例是1.9/24=0.08,观察染色体形态变化主要是观察分裂期的细胞,而分裂期细胞数目的增多与其所占细胞周期的时间的比例呈正相关,因此选甲动物作为观察材料。

(5)洋葱根尖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有细胞壁,因此分裂末期两者的主

要区别是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而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试题详情

21.(10江苏卷)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散最多可达92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过程及考生理解能力。人精子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单体可达到92条,A项正确;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交叉互换,带着遗传信息可能不同,B项正确,姐妹染色单体壳发生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即同源染色体分开前,C项正确,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种类型4个精子,D项错误.

试题详情

3.(10海南卷)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答案]C

[解析] 高等植物细胞分裂中期,在隔膜形成体的中央生成的薄膜结构称为细胞板。此题背景为动物细胞,故A错。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刚开始不久,所以B错。C描述的现在是典型的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的现象,正确。两个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级式在细胞分裂前期的特征,故D错。

减数分裂

(10安徽卷)2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 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细胞分裂相关知识C1  C2  是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而有丝分裂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所以C1  和C2的遗传信息相同;而S1和S2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刺激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重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平均分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有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所以遗传信息不同,且XY两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答案B正确。

试题详情

2010年高考题

有丝分裂

3.(10重庆卷)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

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答案:A

解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形成,而细胞壁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故答案A正确。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所以答案B错。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故答案C错。质粒是只是环状的DNA,线粒体是双层膜的结构里面有DNA,故答案D错。

分析:此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和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知识,以及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选修),此题属识记类,为容易题。

试题详情

31.(8分)我国西部地区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牧业的资源优势,这为西部地区发展牧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由于近年来人们的过度放牧、滥采乱挖,使大面积草场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畜牧业发展出现了严重危机。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发展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更多的获取第      营养级的能量,但我国许多草原都存在着超载放牧的现象,这种现象首先会导致     的减少,长期发展下去最终导致         

(2)从图示来看草原上牧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牲畜、昆虫、鼠等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意义在于                                

(3)E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分别表示流入牲畜、昆虫、鼠的能量。

  ①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②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灭鼠运动。在调查鼠群密度时应采取何种方法?      。采取该方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③当鼠类全部被清灭后,鹰获得的能量最多为         

[试题解析]人们发展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牲畜的肉、奶、皮毛等,牲畜属于第二营养级。如果草原过度放牧,会使牧草大量减少,进而引起生态系统的崩溃;牧草与其他生物间进行信息交流,主要是为了调节生物种群的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牧草是第一营养级,牲畜、昆虫和鼠属于第二营养级,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的传递效率为(El+E2+E3)/E×100%,对鼠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标记重捕法,但要注意标记物不能太醒目、标记物对鼠无伤害、标记物要牢固等问题,以免影响调查结果。当鼠全部被消灭后,鹰所获取的能量只能来自食虫鸟。

[归纳总结]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信息交流,这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其意义在于有利于完成生物的繁殖过程,促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试题评析]本题是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考查,题目以西部大开发为切入点,把有关的食物链、能量流动的计算等包括进入,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答案](8分)(1)二  牧草   草原生态系统崩溃   (2)调节种群之间的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①(El+E2+E3)/E×100%  ②标志重捕法    标记物不能太醒目、标记物对鼠无伤害、标记物要牢固    ③E2×20%×20%(每空1分,共8分)

试题详情

30.(6分)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可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将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⑴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指出。

                  ;②                  

⑵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⑶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体温调节中枢,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的反应速率)。则符合甲鼠生理状况的是            ;符合乙鼠生理状况的是        

⑷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体温调节中枢,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引起小白鼠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同时还可促进有关腺体的分泌活动,使                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此可见小白鼠对体温的调节属于           调节。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调节。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先测量甲、乙小鼠的体温,以便于与实验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另外单纯的两只小鼠的体温可能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实验出现误差,所以最好选多只小鼠分组进行实验。若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则当下丘脑被破坏后,体温调节不能正常进行,当外界温度低时,体温也随之降低,耗氧量减少;而正常的小鼠在外界温度下降时,体内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体温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小鼠的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试题评析]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实验设计,是一个较综合的题目,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

[答案](6分)⑴①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1分)  ②实验要有重复性,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1分)。   ⑵赞同(0.5分)  先做不破坏下丘脑的实验,再做破坏下丘脑后的实验,进行自身前后对照(1分)   ⑶BD(0.5分)   AC(0.5分)   ⑷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1分)  神经―体液(0.5分)

试题详情

29.(8分)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纯合的水稻品种甲(DDRR)和乙(ddrr)。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在图A所示杂交过程中,植株甲所结的种子中储藏营养物质的细胞基因型为     。播种这些种子后,长出的植株将会产生基因型为      的花粉,将这些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后再用_______     试剂进行处理,所得的全部植株中能稳定遗传并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理论上占      。此育种方法与杂交育种方法相比,其优点是                        

(2)若将图A中F1与另一水稻品种丙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B所示,由此判断丙的基因型是          

(3)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按照图A程序得到F2后,应通过 ____________         的方式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这种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          ,导致种群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试题解析](1)因为母本(甲)的基因型为DDRR,父本(乙)的基因型为ddrr,故植株甲所结的种子中储藏营养物质的细胞,即三倍体的胚乳细胞,其基因型为DDdRRr,因为植株甲所结种子中的胚的基因型为DdRr,故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这些种子长成的植株将会产生基因型为DR、Dr、dR、dr的花粉;因为由这些花粉发育而成的植株是单倍体,而秋水仙素具有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作用,故这些单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均可变为纯合的二倍体植株,即DDRR、DDrr、ddRR、ddrr,又因为这四者的数量相等,故全部植株中能稳定遗传并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ddRR)理论上占l/4。  (2)因为Fl的基因型为DdRr,它与品种丙杂交后,后代中的高秆性状与矮秆性状之比为3:l,抗病性状与易感病性状之比为1:1,故可知品种丙的基因型为Ddrr。  (3)因为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每一代都会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所以通过多代自交的方式即可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因为本题所述水稻种群中的各基因的基因频率是一定的,但现在由于人工选择的作用具有定向性,故它会改变基因的频率,并且导致种群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试题评析]本题是一道既具有经典色彩,又具有较大创新性的遗传学方面的重要题型。其创新性:一是用图形(柱状图)来表示遗传结果,给人以启示;二是将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生物进化的知识很自然地综合在一起。突破本题的关键之一是根据“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一关键词,判定其相应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关键之二是通过图文转换,将B图中四条立柱的含义变成遗传数据,然后再由此推断出丙的基因型;关健之三是认识到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一样,都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从而导致种群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答案](8分)(1)DDdRRr  DR、Dr、dR、dr   秋水仙素   1/4   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Ddrr   (3)多代自交   基因频率(每空1分,共8分)

试题详情

28.(11分)利用下列装置研究CO2含量和光照强度对大豆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实验时使用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大豆植株在室温250C下进行,通过缓冲液调节密室空间内CO2浓度的相对恒定。对各组试验装置精确测量的液滴移动数值记录于下表。根据图表分析回答:

 组别
光照(lx)
CO2 (%)
液滴移动(mm/h)




6
800
0.03
右移60
7
1000
0.03
右移90
8
1000
0.05
右移112
9
1500
0.05
右移112
10
1500
0.03
右移90




(1)在较强光照下,每组装置中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             

第8组、9组的结果相同,限制9组装置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2)若在6组、7组之间增加一组实验,光强为800lx,CO2浓度为0.05%。预期这一条件下装置中液滴向右移动的范围是       mm/h之间。

(3)根据上表中数据可能看出,当装置中CO2浓度为0.03%,光照强度增大到                                 

Lx时,光合作用速率就不再增加。

(4)若给该密闭装置通入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能否出现18O2?请用文字或图解简要说明                    

(5)若将该装置放置于黑暗条件下,则装置中毛细刻度管内的液滴应向      方移动,为什么                                 

(6)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该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刻度管中的液滴较之实验组向右移动了5mm,其原因是             

[试题解析](1)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一般用到二氧化碳缓冲液,其作用是使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这样装置中发生变化的就是氧气浓度了。在第(1)题中,液滴右移的原因就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使装置内气压升高所致。(2)在装置6中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为光照强度,而在装置7中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就不再是光照强度而成为二氧化碳浓度了,所以在装置6和7之间增加光强为800lx,CO2浓度为0.05%的一组实验装置,液滴右移的刻度应该大于800lx,CO2浓度为0.03%时偏移的刻度,而小于1000lx,CO2浓度为0.05%时偏移的刻度,即为60-112mm/h。(3) 若给该密闭装置通入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能出现18O2,因为这些二氧化碳在参与暗反应的过程中,一部分氧原子到了产物中的水中去了,而这些水又当作了光反应的原料,从而使产生的氧气中有了放射性的氧原子。

[试题评析]本题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在一起的题目,能较好的体现学科内的知识综合。

[答案](11分)(1)光合作用O2释放量大于呼吸作用O2吸收量   CO2浓度   (2)60-112

 (3)1000  (4)能  C18O2   暗反应   H218O  光反应   18O2   

(5)左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CO2,CO2被缓冲液吸收,密室空间内气体总量减少,气压降低(2分)。  (6)将花盆中活的大豆苗换成相同高度且灭菌的死的大豆苗   环境等物理因素(如温度、气压等的变化)对实验的影响(除特殊标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11分)

试题详情

27.(10分)下图是某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最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  (   )

A.黑藻的叶肉   B.硝化细菌    C.洋葱根尖分生区   D.蓝藻

(2)该细胞内完成能量转换的结构有           (要求填两种)。如果该细胞为高等植物的分生区细胞,不具有图上的哪些标示部分?       

(3)在右图中不具膜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和名称),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和名称)。

(4)此细胞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_      _ ____  ,其中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的是      。(写标号和名称)。

(5)图中②③⑤⑥⑦⑨⑩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       系统,其中结构②在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        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写标号和名称)。

(6)若这是根毛区细胞,正处于营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Mg2+、K+等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写标号和名称)。因为前者提供      ,后者提供     

(7)如果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        分离的现象。

[试题解析](1)通过对细胞图的观察,发现该细胞含有细胞壁和叶绿体,因此该细胞应该为绿色植物细胞,所以可能是黑藻的叶肉细胞。(2)在该细胞内,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学生应该能准确的识别各种细胞器。如果在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该有该图中的叶绿体和大液泡。  (3)在该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大液泡,在大液泡中含有有机酸、生物碱和花青素等有机物。(4)在真核细胞中包括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在内的所有具膜的结构共同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5)当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较高浓度的溶液中时,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试题评析]本题是对细胞基本结构的考查。在本题中把高等植物细胞中所涉及的细胞器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另外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也进行了考查,是一个相对较综合的题目。

[答案](10分)(1) A(1分) 

(2) ⑦叶绿体   ⑥线粒体   ⑦叶绿体   ⑪大液泡 

(3) ⑧核糖体  ⑤高尔基体

(4)  ⑦叶绿体   ⑪大液泡    ⑦叶绿体

(5)生物膜   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1分)   ⑨内质网

(6) ⑧核糖体   ⑥ 线粒体   蛋白质载体   能量

(7) ①原生质层  (除特殊标明外,其余每空0.5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