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分值及比例:可能会略有上升。由于生态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联系,以及全球正面临严竣的气候和环境问题,这些都是社会热点和焦点;另外,2009年浙江理综卷中生态学部分的分值比例从原来的8.3%下降为7.5%,这样在整个生物试题主干知识的分值分配就不均衡(在2009年全国卷1中生态学试题的分值是10分)。
2、考试的题型:有可能还会以选择题这种较为传统的形式出现(文字叙述配合图表),但是我个人认为今年生态学知识点在菲选择题中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首先,浙江理综卷生物学科的分值是80分,如果还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只能是6分的分值,生态学部分的分值比例为7.5%,这个比例与之前理综卷相比是削弱了,而在现实生活中生态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以及重视程度应该是越来越高的。要增加分值又不可能出两个生态学知识的选择题,所以就只能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次,从2010年的考试说明及其样卷,还有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理科综合(解读2009,备战2010)中的6份自测试卷除了3、4两份将生态学相关的试题放在选择题中,其他试卷中都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第三,今年以来我省各地的理综模拟卷中生态学方面的内容以非选择题的形式也多次出现过(包括第二次衢州市联考)。[例如:2008年(北京卷)第31题:水华可因蓝藻爆发所致。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某种细菌限制蓝藻数量,相关实验的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⑥表示实验步骤。
请回答问题:
(1)从细胞结构的特点与复杂程度上看,蓝藻属于 细胞;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蓝藻处于 ;蓝藻的代谢类型通常是 。
(2)引发水华的蓝藻可产生蓝藻可产生蓝藻毒素。蓝藻毒素 (是、不是)蓝藻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蓝藻毒素对人是一种致癌因子,可使原癌基因 ,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3)图中②、⑤通常使用的是①、④中已培养至 期的蓝藻和溶藻细菌。
(4)图中⑤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
。
为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应增设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 。
(5)蓝藻通常呈蓝绿色。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蓝藻 。
答案:(1)原核 第一营养级 自养需氧型 (2)不是 从抑制状态变成激活状态 (3)对数 (4)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菌液
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细菌的溶藻细菌培养液 (5)被溶藻细菌裂解(死亡)]
4、2009年(山东卷)第6题: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答案D.[解析]本题通过数学曲线图的形式反映了种群密度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具备能够从图示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依据曲线b,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大,故B正确。曲线a表示的大型动物,由图可知,种群密度越大存活率越低,故而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所以A、C错误。D项中种群密度越大,种群个体间竞争越剧烈,故而d点不是竞争最剧烈的点。
分析:1、最近几年全国卷I和卷II对生态学知识点的考查,内容主要就集中在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几个方面;题型多数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文字叙述与图表相结合),而在2008年理综全国卷2的30(II)题、2009年全国卷1的34题中出现了非选择题;分值基本平稳、比例适中(生物总分72分,生态学试题6分,分值比例8.3%,但是在2009年全国卷1中生态学试题的分值是10分,分值比例达到13.9%,对生态学知识的考查有所加强);难度方面每年的延续性较好,主要侧重于生态学基础知识的考查,也基本符合考试大纲(说明)的要求。另外,从其他省份的理综试题分析,每年的题型、分值和难度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延续性。2、2009年理综浙江卷是浙江省自主命题的第一年,生态学内容仍然出现在较为传统的选择题中,试题采用文字叙述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考查的知识点是群落的结构特征(I)和生态系统的结构(I);分值6分(分值与前几年的理综卷是一样的,但是2009年浙江理综卷生物部分的总分值从72分增加到了80分,所以2009年浙江理综卷中生态学部分的分值比例从原来的8.3%下降为7.5%。);难度与前几年的生态学试题相差不大,保持平稳。
预测:1、考查内容方面:近几年生态学试题中种群和群落内容出现较为频繁,而2009年的多份理综高考试卷涉及到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另外,今年我国西南出现历史罕见的大干旱,北方的沙尘暴等气候和环境的问题与生态系统的知识点密切相关。所以我个人认为2010年生态学试题有可能会涉及生态系统方面的内容[例如2009年(全国卷I)第34题;2009年广东A卷第32题:为加强
水体治理,珠江流域某城市构建了较大面积的人工湿地。
(1)当污染物随水流进入该湿地时,湿地水体中碳元素的迁移和转化途径如下图。请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虚线框中的碳转化途径。
(2)一段时间后,湿地中出现了轮虫等浮游动物,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增殖;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和鸭,为城市增添自然气息。请写出可能存在食物链(两条)。
(3)如果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进入该系统,请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指出可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答案:(1)
|
|
|
|
|
|
|
|
(2)绿藻-轮虫-鱼 黑藻-鱼-鸭
(3)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无法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的基础知识,由图可知,可溶性有机碳可作为好氧细菌碳源,被好氧细菌分解利用,好氧细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作为黑藻绿藻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同时又是其呼吸作用的产物,这样,在细菌、植物,无机环境之间形成了稳定的物质循环。根据第二小题的题干,梳理出两条食物链,重金属盐在食物链中有富集现象,对高营养级的人危害很大,而且难于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
3、2009年(福建卷)第2题: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功能;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所以D不正确。
2、2008年(重庆卷)第1题: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弘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答案:D
1、2008年(山东卷)第27题:每年的7月”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苦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 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报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t是原来的 倍。(能t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 。
答案:(l)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 c (2) b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55亿 (3)1.96 (4)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
7、2009年(浙江卷)第6题: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图甲 图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 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 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 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答案A [解析]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Y、X、Z分别为生态系统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从图乙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后,X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Z营养级生物捕食对象没有改变,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从图中不能看出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某种生物处于劣势的现象不明显。因此A正确。
其他省份理综卷生态学内容的部分试题:
6、2009年(全国卷II)第5题: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答案D [解析]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属于捕食,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位,不构成竞争关系;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培养瓶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
5、2009年(全国卷I)第34题: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
(1) 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2)牛与鸡之间 (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 。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 ,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 。
(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所固定的 ,无机环境中的碳以 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
(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 (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 。
答案(1)(2) 无 它们所需食物资源不同(或牛食玉米秸秆、鸡吃玉米子粒) 捕食与竞争 捕食 (3)玉米(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太阳能 CO2
(4)减少 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不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解析]⑴分析题意,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是
鸡
玉米 人
牛
⑵牛与鸡之间所需食物资源不同(牛食玉米秸秆、鸡食玉米子粒),所以它们之间无竞争关系,人与鸡之间构成捕食与竞争的关系,人与牛之间构成捕食关系。 ⑶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因此,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玉米所固定的太阳能,无机环境中的碳以CO2的形式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该人工群落的。⑷依题意,理论上该农场供养日人数将减少,因为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一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4、2008年(全国卷II)第30(ii)题:Ⅱ.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 。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 和 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 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 组,理由是 。甲组水样中的O2 含量___ 于乙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 → → →人.
[答案](1)无机盐(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光 氧 (2)乙 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CO2,CO2 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下降 大 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使水中的含氧量上升 (3)蓝藻 浮游动物 鱼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水华”是淡水中一种氮、磷等无机营养含量过多所引起的富营养化的水质污染现象,主要是由于蓝藻等大量快速繁殖引起。大量的蓝藻等呼吸消耗大量氧气使水体缺氧,导致鱼类等水生动物大量死亡;另外水体缺氧及透光减少,使水面下的水草(沉水植物)死亡。周边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产生的有毒物质经食物链传递发生的生物富集作用。这样的食物链还有许多,如蓝藻→田螺→鸭→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